密织秦岭保护网
烈日下,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白马村,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员杨吉顺一边沿着蜿蜒山路进行环保巡查,一边查看手机里装载的网格员取证APP。这一APP,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触手。
前不久,杨吉顺的网格员取证APP上收到一条带有定位和影像截图的疑似问题图斑提示:白马村七组,一处土地疑似出现私搭乱建。杨吉顺迅速前往现场核查取证,发现有一户村民私自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搭建养殖场,便将相关资料提交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经核查判定审核,最终明确了整改日期。整改是否规范、进度如何……杨吉顺不时深入现场查看,督促推进并拍摄留存资料。
一个月后,占地275平方米的违规建筑被全面拆除,并恢复了耕种条件,该问题也在系统内正式销号。“有了这个平台,附近的环保情况随时都在掌控中。”杨吉顺说。像杨吉顺一样的网格员,安康市共有1107名。除了及时核查处理系统下发的各类疑似问题,网格员还承担日常巡查的任务。
安康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涉及面积大,占该市行政区域面积的48%;保护范围内常住人口161.76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53%。山大沟深,生态环保任务很重,仅靠人力很难实现常态长效监管。
为破解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滞后等问题,陕西省近年来将涉秦岭6市划分为2500多个网格单元,上线运行包含了取证任务管理系统、异常监测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及现场取证APP4个子系统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利用卫星、无人机获取影像,人工解译判读疑似问题,地面网格员现场勘查核实等手段,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定期监测与管理。
为提升监管监测的智能化水平,7月,陕西省上线运行秦岭视频综合监管系统,将自然资源、水利、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视频监控系统全部接入该平台。“与过去依赖卫星定位定期发布疑似问题图斑不同,该系统可实现24小时实时监管,大大提升问题发现和解决的效率。”安康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干部毛克能说。
除了借助省级平台,安康市还广泛应用科技手段加强动态监测,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大人员活动频繁区域监管覆盖面积,形成监管合力。“通过‘人防+技防’发现问题、预警提示告知问题、限期整改解决问题、跟进销号清理问题,做到了闭环管理、常态长效。”安康市秦岭办秦岭科科长薛海军说,上半年陕西省级监管平台累计下发安康疑似问题图斑252个,已完成现地核查252个。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是我们始终牢记的‘国之大者’,我们要继续加大科技化、智能化监管力度。”安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薛玉发说,要切实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整治,牢牢守住秦岭生态安全底线,推动秦岭保护向纵深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