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凉山的幸福歌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舞台上,彝族女孩吉好有果和伙伴们,伴随着国旗入场,唱响了她喜爱的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少年们清脆纯真的歌声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上空久久回荡。
吉好有果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曾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在三河村,彝族群众曾世代居住在条件简陋的低矮土房中。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河村,和干部群众一起谋划精准脱贫之策。当时,吉好有果给总书记唱起了《国旗国旗真美丽》。5年过去,三河村早已摆脱贫困,吉好有果一家人早已从四面透风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去年,通过打工、养殖、种植、开小店,七口之家收入超过15万元。生活更加幸福了,歌声也更加甜美了。
从贫困户迈向小康生活的不止吉好有果一家。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告诉记者,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1户789人,是典型的彝族聚居深度贫困村。2020年10月三河村就实现了整村脱贫。近年来,三河村发挥生态优势,打响乡村旅游品牌,把村民旧居、新居和村史馆串联起来,建设彝族文化非遗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建设民宿酒店、商铺等经营设施,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目前,三河村已成功入选四川省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获评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同时,村里依托独特自然条件,种植冬桃、川牛膝等特色作物4000多亩,养殖西门塔尔牛,并积极组织劳务输出。2022年引导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60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600余万元,户均土地流转分红达2000余元。2022年全村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5839元,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则达到19868元,村集体收入104.8万元,昔日“穷窝窝”已成为著名旅游打卡地,铺展开一幅农民富、产业兴、乡村美的彝乡新画卷。
三河村的巨变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凉山全力巩固脱贫成果,兜住守牢防返贫底线。当地把抓实产业作为增收的关键,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特色发展为目标,加快建立具有凉山特色的“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累计建成省州县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10个,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950元、增长6.8%,增速全省第二。
在土地贫瘠的凉山,务工就业是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凉山多维发力助力脱贫群众通过务工增收,截至6月底,全州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102.89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达28.9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2%。为促进易地搬迁群众增收,全州31个800人以上的安置点中,已建产业园区的有15个,8.14万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今年全州还将投入12.4亿元,实施年度后续就业扶持项目2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