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即生活

白连艳

艺术与现实是什么关系?与时代又是什么关系?

如果你问俄罗斯艺术家类似的问题,他们多半会从“巡回展览画派”的历史讲起。

巡回展览画派其实是个俗称,它正式的名字叫作“巡回艺术展览协会”,是活跃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一个全俄罗斯美术家的联合组织。它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画家群体为基础,代表了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高峰。

早在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以别林斯基、赫尔岑等为代表的文艺理论家,就提出了文艺的“民族性”和“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等口号,为俄罗斯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俄罗斯艺术开始分化,一部分艺术家不再追求古典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力争真实表现社会生活、再现社会风貌、揭示社会矛盾的作品开始多了起来。例如,维涅齐昂诺夫作为俄罗斯风俗画艺术的先驱者开辟了绘画新世界,割麦人、牧童、农妇等劳动人民取代宗教人物及贵族,成为艺术作品的主角。作品中展现的乡村生活宁静平和、质朴自然,如田园诗一般唯美静谧。

应该说,艺术风格的分化仅仅是表象,其背后体现出的是价值观的转变。

19世纪中叶,一系列改变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接连发生。社会的大变革带来了思想的大活跃。就像文学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父与子》中描绘的那样,俄罗斯思想界开始经历代际交替,理想主义的贵族知识分子日渐式微,平民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披萨列夫、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等都是那个时代杰出的启蒙教育家和民主主义者。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民众与旧世界决裂,呼吁暴力推翻沙皇政权,希望村社解体、社会进步、民族文化发展。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现实主义美学观念。他坚决反对艺术领域的“腐朽准则”,提出“美即生活”,认为真正的美一定要关乎现实、反映现实。进一步讲,“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再现生活是艺术的“性格”,也是它的本质。

青年诗人与评论家米哈伊洛夫则进一步提出,要让艺术家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对国家与时代的责任,不能当一个无国无家的“世界主义幻想者”。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人,不是人身上所穿的长袍;激励人的是现实生活,而不是童话世界。

杰出的革命家赫尔岑和奥加辽夫在1857年合编的《北极星》杂志和《钟声》报纸上也为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声。奥加辽夫向青年发出号召:“要大胆地把社会苦难和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带到艺术中去……难道你看不到,在吝啬的小店主身后,还有普通人民的伟大形象?他们大声嚷着:我该出场了!”

人民性、民族性的文艺创作原则,给当时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艺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对艺术创作和收藏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巡回展览画派的“种子”萌芽了。

此前,俄国官方认定的艺术殿堂是以传承并维护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为宗旨的皇家美术学院。1859年,针对艺术形势的新变化,皇家美术学院执行了新章程,开始接受走读的旁听生,许多平民出身的青年也有了通过考试进入学院学习的机会。这些来自社会中下阶层的青年学生与贵族学生的审美取向有很大不同,时人评价其更“纯俄国”,更关心普罗大众,更同情弱者,他们充满人本主义的平民化关怀,因而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1863年11月9日,13位油画系和1位雕塑系学生在竞争皇家美术学院大金质奖章的比赛前向校方请愿,希望学院同意参赛者自选主题进行创作,而不必拘泥于指定题目《奥丁神在瓦尔哈拉饮宴》。这个要求被竞赛委员会拒绝,14名青年学生愤而退学。后来,他们成立了俄罗斯第一个独立艺术家组织“圣彼得堡艺术家合作社”,并大胆提出改变俄国艺术现状、建立民族学派的主张。

1870年,受圣彼得堡艺术家合作社的启示,米沙耶多夫、尼古拉·盖依和佩罗夫等莫斯科画家倡议成立全俄巡回艺术展览协会。这个倡议得到圣彼得堡艺术家合作社的积极响应。同年11月2日,协会章程得到俄国内务部的批准,巡回艺术展览协会自此创立。

1871年10月29日,巡回艺术展览协会首次画展在皇家美术学院大楼开幕。此次展览有15名画家及1名雕塑家参加,共展出47件作品,其中有24件是风景画。俄国民众第一次在公开的展览会上看到描绘自己生活以及俄罗斯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作品。

此次展览上被公认为亮点的作品是萨夫拉索夫的《白嘴鸟飞来了》:晦暗的天空、枯瘦的枝丫、融化的积雪,还有一群雀跃啾鸣的白嘴鸟。尽管四处都是一片破败景象,但这群雪白的小生灵已经活泼泼、俏生生地“支棱”了起来,如此,春天还会远吗?此外,普里亚尼什尼科夫的《空虚》、佩罗夫的《猎人的休息》、克拉姆斯柯依的《女水妖》、希施金的《松树林》和安托科尔斯基的《伊凡雷帝》等作品都获得了不俗的评价。

第一次巡回艺术展览获得了巨大成功。自此,巡回艺术展览形成了惯例,先在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举办,随后到莫斯科以及其他城市巡展。它打破了学院艺术对艺术本身的垄断,让“艺术对人民来说不再是秘密”。这也成为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正是这种发自心底的民族情感,让一大批巡回展览画派画家在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文艺的黄金时期,主动选择俄罗斯的历史与现实、人民与英雄、苦难和伟大、森林与荒原作为其创作素材。正如克拉姆斯柯依在《俄罗斯艺术之命运》一文中所言:“我认为艺术不可能是别样的,它只能是民族的。”

巡回展览画派无疑是诞生于俄罗斯大地上的人民的艺术。在他们的笔下,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贵族文化,不再卖弄晦涩难懂的历史典故,而是向所有人展现出了友好亲近的姿态。在那个时代,俄罗斯的每个地区、每个社会阶层的人都进入了艺术家的视野,艺术与人民紧密地联合在一起,艺术家们真正关心人民的声音、关切人民的生存,受众们也能清晰感受到艺术家对现实的关注。

巡回展览画派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使其散发出持久的魅力,直到今天依旧光彩夺目。这说明,好的艺术永远都不会过时。这些扎根于人民的作品所传达出的精神是永恒的、崇高的。

艺术家要走进现实生活,走进人民群众,要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的源泉;艺术作品要能够把握住时代前进潮流中人民对文化的诉求,要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吻合—这是艺术的本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023-07-09 白连艳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7126.html 1 <p> 艺术即生活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