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加快构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近年来,重庆市石柱县聚焦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等问题,积极探索推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齐农业生产环节短板。2022年,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60余个,完成社会化服务项目5.93万亩,有力支撑全县粮食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22万吨以上。

增强社会化服务力度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形成领导小组统筹、行业部门协同、乡镇村社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做好业务统筹指导、资金保障、市场监管等,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劳务、技术服务。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服务产业、范围、内容及要求。投入财政补助资金400万元,确定水稻、中华蜜蜂等14个产业各环节实施规模及补助标准,将补助资金与服务作业量挂钩。三是强化技术保障。从种植(养殖)技术、劳动安全技能等方面对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2022年,组织召开动员会、院坝培训会、田间讲解153次、培训3784人次。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是服务主体优质化。按照具备拥有与其服务内容相匹配的专业农机设备及相应能力,在群众中享有良好的信誉、质量和价格受服务对象认可等5个条件,有组织机构代码、公章、牌子、规章制度、办公场所场地及与服务能力相适应的设施设备等“六有标准”,公开遴选服务组织,将63个优质服务组织纳入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二是服务内容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和操作规范体系,引导服务主体推行“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监管”规范服务模式。三是服务管理精细化。制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跟踪监督机制,执行“一查二抽三看”验收制度,确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按合同履约。

满足社会化服务需求

一是单环节托管模式。农户将耕、种、防、收等某一个环节的农事活动,以有偿的方式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由农户参与田间管理。平原生态有限公司为李子、樱桃等提供修枝整形服务,服务面积3000亩。二是多环节托管模式。建立“群众点单、主体服务”机制,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环节服务需求,定制“耕+种”“耕+种+防+收”等多环节服务套餐。官田坝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机耕、机种、机插秧等多环节服务协议,服务面积3000余亩。三是全托管模式。鼓励部分不愿耕种、无力耕种或者劳动力不足的农户,将土地以全托管方式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一体化服务。前光村流转群众不愿耕种的撂荒土地,以全托管方式委托给丰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水稻47亩,实现纯收入4.3万元。

(数据来源:中共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办公室)

·广告

2023-06-05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5219.html 1 <p> 加快构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