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开放合作共谋未来

深圳市光明区正全力打造科学之城、产业之城、人文艺术之城、绿色生态之城。图为光明区城区图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4月27日至28日,以“光明·筑梦未来”为永久主题、以“创想”“起航”“逐梦”为年度主题词的“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广泛邀请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国际知名科学城及机构代表、粤港澳高校专家学者,让科技、教育以及产业界人士充分探讨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共商科技交流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高端交流平台,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高水平搭建开放合作交流平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市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创新平台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新力量的责任。为了拓宽探索科学前沿开放交流路径,提升光明科学城集聚度、显示度和影响力,深圳市定于每年上半年举办高水平的光明科学城论坛,汇聚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策源创新思想,提升大湾区原始创新能级。

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3大学科领域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国际化、专业性视角设置1场主论坛、9场平行论坛、3场配套活动。首届主论坛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兼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院士作主题演讲,并举行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入驻仪式,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发布仪式,光明科学城母基金发起仪式,深圳市光明致远科技基金会揭牌仪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邀约仪式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成果。

平行论坛围绕科技攻关、产业发展、合作交流3大板块,设置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研讨大会、生物成像设施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论坛、新材料科学论坛、第四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第三届国际脑科学前沿与产业大会、新型科技信息服务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坛、深港澳协同创新论坛、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论坛、光明科学城建设和发展论坛等9场活动。加强深港澳协同创新是光明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大鲜明特色,以“创科湾区联动 深港澳同发展”为主题的平行论坛“深港澳协同创新论坛”采取主题演讲、校长沙龙和圆桌论坛等形式,围绕合理布局跨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促进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共同构筑湾区科创高地等重要话题展开讨论,促进深港澳创新协同联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光明科学城论坛是光明科学城打造科创高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光明科学城汇聚一批国际一流创新资源和创新载体,在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学科领域集中布局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科研平台、2所省重点实验室、2所高水平大学共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为企业联动科研院校、共建创新联合体、攻克关键技术提供“科学重器”。

为了推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突破,光明科学城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上持续发力。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500亿元,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设施将于今年投入使用。超算二期已开工建设,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将于今年启动建设,“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余支院士团队汇聚光明,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48项,“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在全国推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7.6%。

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完善上,深圳已形成“2个规划、1个意见、1个条例”以及一批配套政策,其中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纲要以及深圳市政府关于支持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已出台实施,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已表决通过并拟于6月1日起实施。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挂牌运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建、运、转”机制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光明科学城发展蓝图逐渐显现。

世界一流的科学城,需要别具一格的城市载体,同时也将孕育出独树一帜的深圳北部中心。围绕“科学”与“城市”2大命题,深圳市光明区在打造科学建城的同时持续推动人文建城、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产业之城方面,光明科学城规划“一心两区”,其中“两区”之一为产业转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将规划建设生命科技、科学与科技服务、国际研发与先进制造业“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还将建设公明、凤凰、马田、玉塘“四大先进制造业园区”,重点打造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未来产业,各个集群都在蓬勃发展。

人才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为持续提升人才吸引力,光明区致力于打造人文艺术之城,为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梦家园”。数据显示,自行政区成立以来,光明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基础教育领域投入超170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27所,引进名校名园近20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37890个、高中学位12600个,是过去10年增量的3倍。光明区还积极实施“文化传城计划”,不断丰富光明城区文脉、厚植科学基因,持续提升科学城的艺术高度、人文厚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文化滋养。在绿色生态领域,光明区生态禀赋好,生态资源丰富,为科学城建设提供了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辖区拥有各类公园279座,绿道、碧道超过200公里。2022年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茅洲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案例。未来还将建成郊野径150公里、骑行径150公里,串联大科学装置、城市公园、地标节点,形成贯通全城的绿色慢行网络。此次论坛设置的赛艇、慢行骑行、大自然音乐会3场户外活动,将充分展示光明科学之美、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数据来源: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

·广告

2023-04-28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3299.html 1 <p> 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开放合作共谋未来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