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扎实推动手造品牌破局起势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以手造为联结点,创新构建“手造+创意+文旅+数字”模式,加快提升手造活态传承价值、产业赋能价值和生活美学价值,聚力打造“山东手造·青岛有礼·美得城阳”手造品牌,扎实推进文化“两创”在城阳落地生根。

提升活态传承价值 让手造产品“活起来”

挖掘手造资源,优化项目布局。深入挖掘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项目,建立“山东手造”城阳项目库,将上马剪纸、刘氏泥塑等100余项手造匠作入库纳入统计。在全区8个街道打造孟家布艺老虎、万氏古法旗袍等12个非遗工坊;依托覆盖全区229个社区、95个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动手造文化走进群众、融入生活。

聚焦研学体验,创新活态传承。升级改造峄阳文化园、韩家民俗村,引入诗经、渔盐文化为主题的剧本游、亲子体验等活动;率先打造青岛市沉浸式非遗共享空间——峄阳竹庐,开发集非遗、文创、阅读于一体的文化空间。在区文化馆举办非遗夏令营公益培训班,开展面塑、古琴等研学体验培训80期,培训青少年2000余人次。

提升产业赋能价值 让手造产业“兴起来”

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建设多处手工艺品交易集散中心,持续引进陶瓷、雕刻等企业,不断丰富经营门类;合理分布宝石、铸造、手编等行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链,年产值超过60亿元,带动区内20万人口就业。

打造展销中心,拓展消费场景。在全区打造12个非遗工坊作为非遗传承开发的载体,增加城乡创业机会;在“非遗潮”首届非遗文化节,通过手造市集等多种形式,吸引了约3万游客参与,期间线上线下销售达到360余万元,17家非遗特色美食饭店营收增长20%。

推广电商直播,加快转型升级。打造5个占地共计9万余平方米的直播电商产业基地,推广“互联网+手造”销售模式,加快手造企业市场化、电商化转型。城阳区依托直播电商平台,使1.2万余家本土工艺品企业逐步走上电商化之路。

提升生活美学价值 让手造品牌“亮起来”

突出创意设计,提升审美体验。通过提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打造既实用又充满设计感的手造产品。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红陶榼子”是传统糕点面食的特色模具,城阳区将其与雪糕结合,推出红陶榼子雪糕“福虎”,成为手造集市备受欢迎的产品。

强化文旅融合,扩大宣传效应。充分发挥展会、活动、平台功能,集结180位手造匠人和技艺大师举办2022年青岛市手造节开幕式,发布“美得城阳”手造品牌;精心举办“潮系列”文旅活动,大力推介城阳手造产品和美食,积极推广“非遗工坊”“一村一品”等模式。

强化数字赋能,开展云端联动。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打造区博物馆云端展厅,实现360度全景网上游览。开设“赏非遗、品年味”云集市板块,运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平台记录、收集、整理非遗信息,设置云互动环节,参与人次达20余万。(数据来源:中共青岛市城阳区委宣传部)

·广告

2023-04-28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3283.html 1 <p> 扎实推动手造品牌破局起势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