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贸易投资合作是中欧之间最紧密的利益纽带。一直以来,中欧互为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尽管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中欧经贸合作仍展现出强劲韧性。未来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进一步挖掘双方贸易投资潜力,开展更高水平合作,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中国成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中欧双边贸易合作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赵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中欧经贸合作是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石。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多年来中欧经贸合作密切,双方抵御住国际风云变幻,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为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回顾近半个世纪历史,中欧双边贸易可分为三个阶段:1975年到本世纪初是起步阶段。中欧经贸合作正式起步并平稳发展,欧洲企业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广阔市场——中国,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则从欧洲获得了急需的先进工业制成品和高科技设备。1978年中欧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成立,1985年《中欧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签署,为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2001年到2009年是高速增长期。经过与美国和欧盟的谈判,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开始全面融入全球市场,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中欧双边货物贸易额2002年仅为867.5亿美元,2005年达到2173.1亿美元,3年翻了2.5倍,究其原因,是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欧洲的资金密集型产品形成了良性互补。2004年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一地位维持了15年直至2019年,受英国脱离欧盟以及亚洲地区贸易勃兴等因素影响,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10年至今是稳定增长期。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后,中欧贸易克服多重困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形成价值链融合的新格局。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欧双方进出口均集中于机械设备等中高端制成品,虽有竞争但彼此合作力度更大,这体现在产业内贸易活跃、中间品贸易比例高等指标上。中欧大量企业在行业内及上下游行业建成了巨大且富有韧性的合作网络。202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虽然受世纪疫情、乌克兰危机和美国频繁发起贸易战等交织叠加影响,中欧贸易依然保持韧性,2022年中欧双边货物贸易额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近四分之一。这其中虽有能源价格上涨、国际运费和欧洲通货膨胀率飙升等客观因素,但与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关联度更高。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综合性优势。欧洲无论受疫情困扰还是面临天然气短缺,抑或抵御通胀高企带来的民众生活成本过快上升等问题,其解决方案都离不开从中国进口这一选项。口罩、防护服、药品等防疫物资协助欧洲度过艰难时刻,电暖器、秋衣秋裤、电热毯等取暖用品成为欧洲消费者冬季取暖“新宠”,价廉物美的中国生活消费品和电子产品一定程度上帮助欧洲普通民众减轻了因通胀造成的负担。此外,中欧班列从2013年开行80列发展到2022年开行1.6万列,在海运价格高企时段向企业供货提供了替代性运输方案。

在汽车、机床、化学品等制造业领域,中欧贸易保持平稳发展。欧洲依然是中国最大的技术来源地,得益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德国和中国成为全球创造出口增加值最高的两个国家。大众、宝马、奔驰等德国汽车企业的全球最大市场均在中国,其汽车销量超过其全球销量的三成。中欧双方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仅两年时间,已实现244个产品互认互保,推动中欧优质农产品更加便捷地进入对方市场,为民众带来新福利。未来双方在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领域还有更大合作空间,通过新技术赋能、价值链升级为中欧既有产业链网络带来更高附加值。

目前欧盟就对华贸易逆差不断上升表示关切,2022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超过2700亿欧元,但其中很大部分为中间品贸易。每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40%的进口产品是欧洲产品;在海南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021年首届唯一主宾国为瑞士,今年第三届唯一主宾国为意大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表示,欧盟在稀土、镁、锂等关键原材料领域对华“过度依赖”。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无需过多忧虑。中欧双方要以开放包容思维处理双边关系,推动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双向投资并驾齐驱

中欧双向投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面临怎样的机遇?

丁纯(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由于中国和欧盟国家各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差异,中欧双向投资从纵向历史发展维度来看,呈现出前、中期主要以欧方对华投资为主并不断扩展,后期2012年至2016年中方对欧投资出现井喷式增长、双向投资并驾齐驱的发展进程。

具体来看,从1975年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1990年中期为“发展期”,欧方积极拓展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资金和技术引进来源地。从1995年欧盟发布《欧中关系长期政策》,之后又发布《欧盟对华新战略》《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等文件,到2003年中欧正式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把巩固和加强彼此关系放在各自对外关系的重要位置,度过了长达10年的“蜜月期”,双向投资量质齐升。2006年欧盟发布《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对华政策出现一些重要变化,加之受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欧双向投资进入“竞合期”。《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2》显示,2021年欧盟对华实际投资51亿美元,占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2.8%;欧盟在华投资新设企业2078家,占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的4.4%;行业集中在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采矿业。《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存量95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3.4%,行业集中在制造业,采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欧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挑战仍呈现强大韧性,双向投资逆势增长。2022年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96.6%,其中德国巴斯夫公司投资100亿欧元,在中国广东湛江建设其海外最大的戊二醇基地;大众汽车集团投资24亿欧元,与中国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提供商地平线共同成立新公司,聚焦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开发。从参与投资的企业、投资行业、投资来源国看,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正变得更为集中,2018年至2021年,汽车、食品加工、制药/生物技术、化学品和消费品制造等行业的投资占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约70%,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对华投资占87%。此外,绿地投资长期在欧洲对华投资中占据较大份额,2017年至2021年绿地投资占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

中国对欧投资在经历了以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美的收购德国库卡等典型案例的井喷阶段后,曾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近期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例如,高瓴资本收购荷兰飞利浦家电业务,宁德时代在德国投资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等。此外,中国对欧洲的风险投资也显著增长,2021年同比增加120%,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及瑞典的高科技初创企业。同时,绿地投资也成为中国对欧投资重点,2021年达33亿欧元,超过2015年至2019年中国对欧盟绿地投资平均水平的240%。

中欧双边投资还面临多方面挑战。例如欧盟出台《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芯片法案》《国际采购工具法案》等政策工具,在外资审查、出口管制等领域采取更严格的限制等。不过,中欧关系的底层逻辑和内生动力没有改变,中欧贸易合作势头良好,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其中,绿色和数字领域的合作方兴未艾。2020年9月,中欧共同建立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在绿色领域,一方面,双方在新能源领域合作具有一定经验和基础,中欧企业已开展海上风电、燃料电池等技术的投资合作,未来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绿氢等领域,还有巨大合作潜力;另一方面,《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发布,将持续推动中欧对双方绿色投融资标准的理解与合作,未来可依托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继续扩展投资合作范围。在数字领域,双方在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产业领域,已形成良好数字合作范例,信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可扩展成为新的增长点。除此之外,中欧双方也可在食品研发、医疗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积极开展投资合作,助力本国经济向好发展。

中欧班列从“一条线”到“一张网”

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徐占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研究部部长):中欧班列最早起始于重庆市为吸引全球笔记本电脑企业落地开行的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国际物流通道。2013年9月,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国内主要城市陆续开行通往欧洲地区的铁路货运班车。2016年6月,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

2013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快速攀升。2013年开行80列,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开行308列、815列、1702列,分别比上年增长285%、165%、109%。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3673列,当年开行数超过前4年总和。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开行6363列、8225列、12406列、15183列,分别比上年增长73%、29%、50%、22%。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10年来累计开行突破6.5万列。目前中欧班列已成为联通中国境内108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8个城市,横跨亚欧大陆的巨型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驼队”。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海运、空运不同程度受阻,特别是2021年初苏伊士运河发生货轮搁浅事件,中欧班列保持稳定运营,其韧性和优势得到广泛认可。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工程。古丝绸之路作为横亘于亚欧大陆上的重要贸易通道,以驼队为载体、以质轻价高货品为主,造就了一批从中国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沿途的商贸中心,丝绸之路推动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但是,地理大发现和欧洲工业革命后,随着全球海运兴起,海运以其低成本、大批量成为主要物流形式,推动了全球经济重心逐步向沿海地区转移,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商贸中心逐渐衰落。中欧班列沿线各国基于“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商定出“五定”(定点、定线、定时、定车次、定价格)、“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行互助)等新机制,实现了“软联通”与“硬联通”成功结合。10年来,中欧班列从“一条线”发展成“一张网”,线路覆盖从“点对点”向“枢纽式”联动发展。

中欧班列在亚欧大陆间物流系统中有着特有的“生态位”。其运输时效快于海运,成本低于空运,中欧班列不是海运的替代,而是有益补充。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表明,亚欧间海运系统尽管长期发展、体量巨大、完全成熟,但陆运仍有发展空间。中欧班列是本已存在的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市场空间的再发现,正成为新时期塑造亚欧内陆经济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和欧盟分处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分别是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2022年二者经济总量相加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34%。中欧班列从内陆地区推动了亚欧经济再链接,中国中西部地区的西安、成都、郑州、重庆等城市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新疆作为陆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成为向西开发开放的前沿。中欧班列同样推进欧洲内陆地区快速发展,德国杜伊斯堡、波兰罗兹等城市枢纽地位不断提升。

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带来的时空压缩,同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一样,促进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TCL波兰工厂是面向欧洲地区的重要液晶电视生产基地,核心零部件和液晶电视面板主要来自中国。2016年前公司原材料运输主要走海运,由于运输时间长,公司生产灵活性和市场响应程度严重受限,只能采取传统大规模刚性生产方式。2016年公司将原材料运输转向中欧班列,所需时间从海运38天缩减至16天,通过中欧班列这一“移动的仓库”实现了原材料零库存。现在早上收到零部件,用1天时间生产,即可迅速投放至欧洲市场,又做到了成品零库存。正是有了中欧班列,TCL波兰工厂建立了精益生产组织模式,不同于丰田精益生产的本地化特征,TCL波兰工厂实现了“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

中欧班列正在重塑亚欧大陆内陆地区经济地理格局,赋予每个节点新的发展势能,并依托这一体系和市场化力量,进一步增强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产业链供应链联系,随着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延展,未来与之相伴的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将不断创造出来。中欧班列逐步改变了中亚地区地理空间劣势,很多古丝绸之路上的城市焕发生机。

2023年中吉乌铁路动工,该铁路将成为中国到西亚和欧洲最短线路,货运路程较当前途经俄罗斯缩短900公里,节省时间7天至8天。中吉乌铁路将连通中欧班列的中线和南线,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和提升运行效率。以铁路运输为骨干,铁海联运、公铁联运、空铁联运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未来中欧班列辐射更宽广、路网更细密。

当前RCEP全面生效正带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提质升级,中欧班列将进一步把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连接起来,实现整个亚欧大陆商品、资本、技术、市场的深度融合,为亚欧各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科技合作枝繁叶茂

中欧科技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赋予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动力?

黄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随着中欧合作日益紧密,双方的产业关联、信息交流、人员往来和文化融合也推动科技合作不断深化。近10年来中欧科技合作逐渐枝繁叶茂,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

自1998年中欧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以来,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为双方各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年来这一机制愈发成熟和稳固。2015年,双方在政府科技计划相互开放的基础上共同设立了中欧联合科研资助机制。2022年双方签署新一轮中欧联合科研资助协议,商定在2021年至2024年聚焦农业、食品和生物技术及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等领域,联合资助中欧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开展务实研发项目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除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联合科研资助以外,中欧双方还在重点领域依托公立科研机构开展定向科技合作项目,“龙计划”是此类合作的典范。“龙计划”是2004年启动的地球观测领域科技合作计划,已累计开展200多个联合研究项目,参研人数约2000人,培养近1200名青年科学家。“龙计划”第5期已于2020年正式启动,涵盖固体地球、海洋与海岸带、气候变化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将有效推动双方对地观测合作层次和技术水平提升。

在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推动下,中欧科技合作保持稳健发展势头。

科技论文合著快速增长。据统计,2012年至2020年,中欧科技论文合著数量从1.3万篇增至4.8万篇,年增长率14%以上,高于中国与亚太地区及北美地区合著的增长率。目前除集中在材料科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等传统优势领域外,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能源与燃料领域也明显增多,显示出双方在这些领域较强的科研互补性。

专利合作规模显著扩大。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统计,2012年至2019年,中欧合作发明的PCT专利申请数累计达4030件,占同期欧盟国际合作发明PCT专利申请数的8.7%,占同期中国的22.4%。这些高质量的合作发明,主要在双方面向市场需求的联合研发中产生。随着欧盟企业在华研发活动频繁,中国成为欧盟获取研发收益的重要东道国。2012年至2019年,在中国发明、由欧盟拥有的PCT专利申请数累计达8130件,占所有在欧盟境外发明、由欧盟拥有的PCT专利申请数的13.4%。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欧盟成为中国海外研发活动重要目的地。2012年至2019年,在欧盟发明、由中国拥有的PCT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827件,占所有在中国境外发明、由中国拥有的PCT专利申请数的21.5%。

高技术贸易持续相互依存。中欧高技术贸易具有较强互补性,在货物形态、服务形态的高技术上互为重要进口来源,其背后是双方在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中成熟的梯度分工。近年来,中欧高技术贸易有所强化。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中国对欧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累计4275.7亿美元,占欧盟高技术产品进口额的23.8%。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欧盟对华知识产权出口额从27.6亿美元增至110.8亿美元,占中国知识产权进口额比例从15.6%提高到29.4%。

高技术双向投资不断增加。目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欧盟对华投资的第三大行业,2021年欧盟在华新设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达400家,占欧盟在华新设企业数的19.3%。中国欧盟商会对欧盟在华企业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企业2020年至2022年增加了在华研发支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中国对欧投资的第三大行业,2021年该行业中国对欧投资10.8亿美元,占中国对欧投资额的13.7%。欧盟中国商会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正通过在欧设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销售高附加值技术产品等方式加大科研合作。

未来,中欧科技合作空间仍然广阔。一方面,双方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具有互补优势和共同利益。欧盟具有较强基础科研实力和多样化创新系统,中国则具有较强应用技术优势和庞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中欧科技合作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欧盟各类创新主体将成为中国建设开放创新生态最重要的受益群体。

过去一个时期,中欧科技合作更多由经济与产业合作带动。新发展阶段,应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更多以科技合作带动经济与产业合作,为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要提升科技战略互信,合力打造稳健可靠的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强科研价值观和创新理念的互谅互鉴与协调对接,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更加包容、公平、透明的创新环境;构建更加平衡的科技合作关系,创新合作模式与机制,实现科技合作、产业联动、经济融合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2023-04-26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3181.html 1 <p> 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