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原特色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 钟华林

走进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觉壤文化创意传习所,一楼大厅一幅幅精美的唐卡令人目不暇接。来自当地的年轻藏族学员德青旺姆告诉记者,她制作的唐卡最高可以卖到3万元,尺寸较小的也可以卖到数千元。

壤塘县利用富集的传统文化资源,探索出“政府扶持、传承人自主创办”和“传习所+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县有3000多人从事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创业,实现年产值约2000万元。

阿坝州曾经深度贫困。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全州全面开展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积极探索以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三家园”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阿坝州把牢产业这个重点,突出资源禀赋,聚焦主导产业,重点支持“三家园”建设乡村内的现有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优先推进特色优势园区建设。

长坪村位于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有四姑娘山景区和嘉绒藏族建筑元素的特色藏寨。近年来,该村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户外运动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全村有700多人从事旅游业,村内打造颇具特色的民宿105家,年接待游客28万余人次。

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则充分利用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高山玫瑰,开发出具有高原特色的玫瑰精油、玫瑰纯露、玫瑰花茶、玫瑰花酱等近20种产品,实现年产值5000多万元,辐射周边13个乡镇46个村40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马尔康市聚焦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发展,深入实施产业园区建设,2022年11家签约企业进驻,先后引进万亩林下菌种植、产业链肉牛养殖、生猪全产业项目,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项目32个。

目前,阿坝州围绕高原特色农牧产业新体系,已建成现代经济作物标准化基地110多万亩、特色产业加工园区48个,新增标准化养殖场218个,认证“净土阿坝”品牌产品187个。

2023-03-30 本报记者 钟华林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1702.html 1 <p> 建设高原特色产业体系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