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统筹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青海省境内黄河干流长度1694公里,多年平均出境水量达264.3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径流量的49.4%,既是黄河源头区,也是干流区。青海,又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2021年青海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青海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6.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3.12%。
立足省情定位,青海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标准设计、高效率审批、高质量落实”抓好水保工作,形成了“设计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格局,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淤地坝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青海整体生态持续好转。
示范引领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宁市西山的长岭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走进园区,迎面十几米高的路边坡上,用生态袋“品”字形堆叠组成护坡,看上去植被繁茂;另一侧山坡上三维网像毯子一样护住坡面,以保护喷播的种子不被雨水冲走,好让植物在坡面扎稳根系。
“我们采用营养土、黏结剂、种子等混合物在坡面喷播进行表面绿化,形成整体的生态柔性挡土结构,起到绿化和防止滑坡的作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边坡治理应用场景较多,一旦投入再次改动损失不可估量。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试验可行的情况下,进行科学论证后再进行推广显得尤为重要。”长岭沟示范园科研员王延秀说,这些不同的试验结果在青海水土保持项目中起到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王延秀边走边讲,在水土保持科研方面,长岭沟示范园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为目标,通过坡面治理、沟道治理、混交造林3种方式,灌溉造林与蓄水保墒造林相结合,引水上山与雨水利用相结合,水平梯田、条田与鱼鳞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形成了自山顶梁峁到沟底沟道层层拦蓄,自沟头到沟口处处设防、道道截流的城郊型生态综合防护体系。
长岭沟示范园所在的片区,曾经土地贫瘠、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2005年,被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如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5%以上,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下降到1000吨以下。
走在水泥硬化路上,道路两边树丛中不时闪出惊飞鸣叫的野鸡。优美的生态环境每年吸引大量市民来长岭沟示范园游玩,这里也成为中小学学生社会实践的好场所。“除了绿化和美化树种以外,我们现在还栽种适宜的经济树种,既能发挥生态价值,还能带动经济效益。”从绿化区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改变的不仅仅是名称,还是水利人从荒山到复绿、科研到育人生态理念变化的缩影。
长岭沟示范园持续开展林木引种试验,先后完成《浅山水土保持灌木研究》《南北山绿化先锋树种—甘蒙柽柳》《中国沙棘嫩枝扦插容器苗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在西宁市南北山绿化中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长岭沟科技示范项目》《城郊清洁型小流域技术构建与推广》等课题研究项目,成功应用到西宁市瓦窑沟、大寺沟、火烧沟、小西沟等地的生态治理中。可以说,一处示范园,产生了广泛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了青海的水土保持。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长岭沟就像高原森林公园,特有的植物和适应高原冷凉性气候的各种苗木、花卉在这里安家落户,一幅以保护水土资源为特色的生态远景正在徐徐展开。
工程治理
湟水河是黄河第三大支流,湟水河流域是青海省水土保持重点。该流域农业资源优越,面积1.6万平方公里左右,仅占青海全省面积的2.2%,耕地面积却相当于全省的56%,居住着全省61%的人口。西宁市大通县是湟水流域的农牧业人口大县,水土保持压力不小。
站在大通县逊让乡逊佈村的峨堡梁上望去,坡改梯田看着十分规整,大块平坦的梯田明显留有机械平整痕迹。“这些地原来是水土流失严重的‘三跑田’,经过2019年的坡改梯项目实施后变成如今的‘三保田’。”大通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长哈进菊满满成就感。
从“跑”到“保”,不仅改变了当地群众传统耕作方式,解放了劳动力,还为村民带来收入的增加。
大通县逊佈村党支部书记王进元说:“我们村4600多亩旱地‘坡改梯’后,淘汰了牛和马,各种大型机械可以开到耕地里,彻底解决了撂荒地的难题。坡改梯后,现在有700多亩耕地被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承包,集中连片种植油菜、土豆和小麦,耕地租金从2018年的40元涨到现在的100元至400元不等。”乡村有了活力,群众致富的信心大大提振,搞种植养殖的积极性高涨。如今,逊佈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1500元。
在田间放牧的逊佈村村民黄才郎聊起过去的种田经历连连感叹:“以前是用牛和马种地,家里16亩旱地每年从清明耕种到五一,秋季时用手拔或镰刀割,碾完场得2个月,赶下雪前才能把粮食收进粮仓,现在我老伴不用干多少活,机械开到地里一到两天全部可以收割完。”
哈进菊说,大通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区涉及6个乡镇,从2013年至2022年共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建设工程10项,实施“坡改梯”10.28万亩,配套田间道路214.55公里、排水沟53.12公里,总投资1.56亿元。“坡改梯”工程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径流泥沙侵蚀,减少入黄泥沙。
大通县桥头镇的上庙沟和下庙沟村,是大通县实施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治理项目区,于2021年开工建设。在做好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两个村庄还积极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开展水源保护与面源污染控制等综合治理、改善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创造了基础条件。
“这里原来是垃圾坑,河道里面也是臭水坑。”上庙沟村党支部副书记任锡恒说,经过清洁小流域项目综合治理和建设,村道和沟渠一系列的综合治理,垃圾坑变成现在的村中心公园,“村庄环境变好,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发生了很大改变”。
“目前,我们正在上庙沟村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和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结合娘娘山3A级旅游景区的改造提升,旅游业将带动庙沟民宿和餐饮业的发展。”大通县文旅局副局长马军说。
多措并举
因地处高原,青海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系统治理是关键。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享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清绿如翡翠的黄河滔滔东流。“看黄河最美的还是我们贵德段,因为水太清了,游客看到那么清的黄河连称没想到。”家住河东乡太平村的张生福老人说。
黄河穿城而过,贵德县是黄河上游人口密集区和旅游核心发展区,水土保持任务艰巨。黄河南岸分布着大量的稀疏草地和荒山荒坡,沟壑纵横,地表破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灾害频发。2019年,贵德县水利局对黄河南岸片区进行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9.07平方公里,布设谷坊106座,同时对直接汇入黄河的两条东、西河16条支沟进行治理,对河岸淤积严重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2018年至2022年,贵德县投资5070.31万元治理小流域面积101.52平方公里。
贵德县几十年来持续保持着春季全民义务免费植树造林的传统。一到春季,机关、学校、农村、牧区纷纷植树造林。这些举措在避免水土流失的同时,极大改善了空间生态环境,使贵德的生态资源成为发展旅游的亮丽名片。
最新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水利行业先后投入水土保持资金24.7亿元,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淤地坝工程和祁连山水土保持专项治理4大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拓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小流域221条,推进小型蓄水保土工程8677项,新建淤地坝36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153座,新修梯田3.69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8.13平方公里。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十三五”期间,青海省水利行业共投入水土保持资金12.98亿元,实施水保工程264项,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03.7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投资和建设规模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2.09倍和1.51倍。
目前,青海利用遥感等信息化手段持续实施了三江源、祁连山南麓地区、青海湖等重大生态治理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工作,及时定量掌握全省各级行政区及重点流域、特殊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成效,初步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水土流失监测体系,为生态环境宏观决策、评价考核、责任追究提供有力支撑。
青海“十四五”水利规划提出,青海以水土流失治理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加强江河源头生态保护、提升水源涵养功能、担负起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