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业体系持续竞争力

——访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市长吕志成

本报记者 孙潜彤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沈阳市市长吕志成表示,作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把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吕志成代表介绍,作为装备制造大市,沈阳高度重视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持续持久的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去年,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到34%;集成电路、航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5%、22%、13%;5G基站、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量领跑东北;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吕志成代表表示,下一步,沈阳将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的要求,加快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打造更多“大国重器”。

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提升汽车、机械装备等产业优势,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推进一批首台(套)、首批次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今年要达到35%以上。培育壮大集成电路、机器人等产业规模,争取更多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二是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培育“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形成新的增长引擎。深入实施汽车及零部件、航空等八大重点产业链建设工程,今年产值力争突破8000亿元。促进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着力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聚焦“军民两线”“两核一基地”,全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力争今年产值50亿元企业达到10户、百亿元企业达到5户。

三是着力提升产业韧性。提质增效,增进产业体系的新动能,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发挥“链长”“链主”作用,加快头部企业配套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头部企业与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整零”共同体,优化“一园区一基金一银行一政策”园区生态,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加快集群式发展。

2023-03-07 本报记者 孙潜彤

——访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市长吕志成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0266.html 1 <p> 提升产业体系持续竞争力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