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发展报告显示——

拉美经济复苏脆弱性凸显

本报记者 孙亚军 袁 勇

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拉美黄皮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21—2022)》。报告认为,自2021年以来,拉美形势变化有四大突出特点:意识形态极化和政治碎片化现象加剧、经济复苏呈现脆弱性和不确定性、返贫问题成为现实挑战、拉美国家战略自主意识上升但区域合作艰难前行。展望未来,拉美经济仍面临严峻考验,不确定性较高。疫情演变、乌克兰危机、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等构成了影响拉美地区经济的外部因素,而拉美一些国家政局的变化、旨在提高生产率的结构性改革进展等将影响中长期增长前景。

报告指出,拉美经济2020年经历了严重衰退后,在2021年实现了“补偿性增长”。但是高通胀、双赤字、高债务等问题依然存在,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缩小且政策权衡的复杂性和难度加大,均反映了拉美此轮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拉美经济复苏并不充分,与其他地区相比,拉美经济表现出更大波动性。”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周志伟表示,拉美地区经济尽管短期反弹明显,但中长期增长缺乏可持续性,其面临的现实挑战在于宏观经济脆弱和政策空间狭窄。拉美大多数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未见明显改善,普遍面临高通胀、高利率、高负债率等严峻挑战,进而对拉美国家逆周期调控政策空间形成挤压。例如,在货币政策方面,由于消费和投资受限,对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存在需求,但在全球通胀潮和美联储加息背景下,货币政策被迫转向紧缩,降息空间有限。

报告认为,从短期来看,全球增长放缓、外部需求疲弱、全球贸易增速减缓、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融资成本上升等国际因素,以及疫情演变和疫苗接种情况、结构性改革进展、重要国家大选、宏观经济政策的回旋空间等地区内部因素,都会影响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

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冲击拖延了拉美地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拉美经济委员会报告指出,尽管拉美地区国家在一些指标上有所改善,但在评估的111个项目中,68%的进展不足以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有22%的目标进展出现了逆转。为了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拉美国家应该在拓展发展筹资的空间、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框架三方面继续努力。

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张勇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两方面,唯有切实推进结构性改革,拉美国家才能长期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目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拉美地区增长质量的有效途径。

报告指出,中拉关系在各方面稳步进展,已经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2021年,中拉全年贸易总额达到4515.9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创历史新高,也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增速最快的地区板块。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中国和阿根廷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促进双方在电力、电信和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此外,尼加拉瓜也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拉美国家增加至21个。

2023-02-28 本报记者 孙亚军 袁 勇

发展报告显示——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9697.html 1 <p> 拉美经济复苏脆弱性凸显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