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铁路隧道的“清道夫”
1月13日22时,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腹地,一列万吨重载列车呼啸着驶入敖包梁隧道,将满车煤炭送往外地,支持各地冬季采暖。
此时,距离敖包梁隧道30多公里外的包头工务段东胜东路桥工区院内灯火通明,11名职工正进行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鄂尔多斯是全国煤炭主要产区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煤炭外运保供任务,呼鄂铁路是该地煤炭出区达海的重要运输通道,平均每天有30余趟“煤炭班列”经呼鄂铁路奔向全国各地。
东胜东路桥工区管辖呼鄂铁路的4座隧道、27座桥梁以及56座涵洞。全长14.1公里的敖包梁隧道是呼鄂铁路最长的一座隧道,也是内蒙古中西部铁路枢纽最长的一座隧道。作为主要能源运输通道,春运以来,这里变得更加忙碌起来。
“今天的作业任务是清理敖包梁隧道上下行173公里100米至200米处积灰。大家再检查一遍工具,准备出发!”今年只有29岁的工长段鸿年,已经是有着10年铁路工作经验的“老人”,他从部队转业后就一直在铁路工作,两年前来到东胜东路桥工区担任工长。话音一落,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戴好防寒棉帽,脚穿高帮防寒鞋,脸上也“武装”了两层加厚防尘口罩,拿起铁锹、编织袋等工具迅速登上工程车。
清灰看似简单,意义却不小。高速行驶的列车经过隧道时,形成的气压风席卷列车表层煤灰,散落到隧道内。隧道出入口附近的灰尘最为严重,几天下来就会超过20厘米厚。如不及时清理,灰尘堵塞排水槽,就有可能造成隧道排水系统结冰或者形成流凌等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东胜东路桥工区需要定期利用天窗作业时间对敖包梁隧道里的灰尘进行清理。
“上行无车、下行无车,可以上道作业。”23时11分,段鸿年下达作业命令,大家紧了紧防尘口罩和头灯,两人一组,每组之间拉开间距,迎着刺骨的午夜寒风进入隧道。
“袋口放低,口撑圆;铁锹一挥,请闭眼。”这是段鸿年清灰两年来总结的经验。他一边指导职工撑袋的方法,一边纠正大家挥锹装袋的角度。灰尘质量轻,在装袋过程中极易随风四处飘落,稍有不慎就会扑面而来,即使戴着眼罩、双层防尘口罩,灰尘也会钻进眼睛、鼻腔,职工经常泪流满面、喷嚏不断。作业5米范围内也都是烟雾朦胧的场景。
张强是工区年龄最小的职工,也是这支队伍的新兵。“制服笔挺、精神抖擞帅小伙”曾是他工作之初的憧憬,可经过近一年的历练,他早就习惯了“冬天一身泥,夏天一脸煤,白天不见光,晚上吵得慌”的工作常态。在段鸿年的指导下,张强将铁锹轻轻抬起、慢慢倾斜,小心翼翼地把满满一锹煤灰倒进编织袋里。
煤灰清理不仅需要技巧,也是对耐心的考验。隧道里排水槽并不是一路平坦,拐角处更易藏灰也更难清理。排水槽表面直径小,铁锹不能完全放进去。为了彻底清理,班长钱磊先是用铁锹侧着铲掉外层煤灰,实在够不到的地方,他就蜷缩着一条腿,半蹲半跪在冰冷的地面上,用小铲子一点点抠出来装进袋子里。装满1个编织袋,“掏、铲、倒”这样的动作需要重复300多次。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14日凌晨。大家争分夺秒地清理着积灰,一笤帚一笤帚扫,一铁锹一铁锹铲,一袋子一袋子装好,所过之处全部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100多米的距离,他们平均每人弯腰800余次,清理出满满160个袋子。凌晨1时20分,“集合,准备运煤灰”。段鸿年带头扛起一袋煤灰,借着微弱的灯光向出口走去。工友们也纷纷手提肩扛,追上工长的步伐。
由于作业通道狭窄,清理出来的煤灰只能靠人工运输。为了不影响行车,每次他们都会预留50分钟左右,将装袋煤灰搬运至隧道外线路两侧的围栏外面。30多斤的重量,来回背送近20趟。一次作业下来,大家都是腰酸背痛,身体僵硬,甚至还出现过抽筋的情况。“每年春运结束后,每个人都瘦10来斤,有一年钱磊甚至暴瘦了25斤。”一说起工友们的付出,段鸿年满是心疼。
凌晨2时20分,敖包梁隧道迎来当日第一列火车。在列车灯光的照射下,在围栏外整理工具的段鸿年和钱磊都被对方的“花猫脸”逗笑了,摘下的口罩早已看不清原来的颜色。
“春运期间,除了隔天清理一次煤灰,清理重点区段排水井积砂淤泥,我们还要定期调整步行板间距、更换隧道灯和排水井保温板。”段鸿年说,“春节期间,电煤保供压力大,我们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