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宏观政策协调效应如何强化

本报记者 陈果静 李华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新的一年,财税金融部门和相关机构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本版推出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税务部门的‘家门口’式服务为我们送上一份政策礼包,帮助我们顺利拿到4万余元的退税款。”银川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新伟告诉记者,春节将至,花卉市场需求大幅提升,公司急需充裕资金链,保证资金运转、积极拓宽销路,4万元的退税款解了燃眉之急。2022年,我国实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总规模约2.4万亿元,力度空前,切实加大退税资金保障力度,以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发展。

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助力企业获取资金成本显著下降。

这些都是2022年以来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发力、共助实体的缩影。2023年,宏观政策如何强化协调、凝聚合力,继续加大支持实体力度?

宏观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3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2022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靠前发力,确保各项政策早出台、早落地、早见效,有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2023年,财政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看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政策应该“加力”: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合理扩大地方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加强省以下财政管理机制改革、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财政政策应该提效。”李旭红表示,要用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在规模、结构、方式等方面精准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助力实现各项中长期目标。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类财政工具、各种财政资源,通过有效的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能,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财力保障。

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为“精准有力”,这与近几年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合理适度”“灵活适度”的提法不同。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精准”主要体现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对应的是结构性工具以及PSL(抵押补充贷款)等;“有力”则意味着央行将通过适时适度降准降息等方式,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助实体聚焦关键领域

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2022年,财政货币政策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着力稳经济、稳民生。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力量。保护好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增加有效供给和扩内需的关键一环。围绕市场主体需求,2022年,减税退税缓税并举,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特殊困难行业的减税力度。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大大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瞄准民生薄弱环节,去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持续增加,并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近9.8万亿元,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达18%。

“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连续4年保持在20%以上。”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介绍,2022年11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4.9%,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受疫情影响,普惠小微企业有效贷款需求、还款能力都受到影响,金融支持为小微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接下来,财政货币政策仍将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今年财政政策可以从三方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一是要发挥出财政扩内需作用,促进投资和消费。尽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二是发挥出财政优化经济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作用,通过加大直接财政投入、股权基金或者贴息等方式,进一步支持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三是确保基层“三保”落实,中央加大对省级、省级加大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李旭红认为,财政政策应着重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如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我国人口规模优势;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增强税制确定性,促进市场主体尽快恢复正常经营以扩大内需。要带动有效投资,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用好专项债,适当扩大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并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此外,还应稳定居民就业。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稳就业,如鼓励中小企业向上发展,扩大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等。

货币政策方面,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今年将继续加大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的规模或降低再贷款利率,以不低于现有规模的结构性工具持续支持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相关支持措施还可能会扩展至消费领域,加大对消费需求恢复的金融支持。

强化协调凝聚合力

“协调配合”是今年宏观政策实施的“关键词”。直面今年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挑战,财政货币政策之间,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各类政策之间如何更好协调配合,凝聚合力?

就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而言,连平认为,在稳增长过程中,应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的各自优势灵活运用,重点推动需求恢复。积极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力度,可能需要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增大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较强的购债能力,这都要求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相对充足的货币供给;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也需要财政担保等的有效配合。

下一步货币政策应如何更好地与财政政策、社会政策协同发展?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稳健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时靠前发力,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但也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

“宏观政策协同配合时应聚焦于经济发展这一主线。”李旭红表示,财政政策的重点为加力提效,通过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货币政策的关键在于精准,在满足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前提下,发挥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用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协力财政政策规避滞胀等潜在风险。产业政策的关键是方向性引导,通过清晰的产业规划及战略布局,引导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聚焦国民支柱行业发展与国之重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形成产融结合的创新性组合。

2023-01-17 本报记者 陈果静 李华林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7456.html 1 <p> 宏观政策协调效应如何强化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