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打造人文社科研究和创新高地——

优化学科布局培育强国英才

本报记者 李 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中国人民大学日前成立了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不断整合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产生了一批丰硕的学术成果,努力为国家造就一批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专业人才。

打造科研学术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节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谋划部署,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说。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学科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交叉科学研究院正式揭牌,一批新的“学科特区”和“人才培养特区”蓬勃成长;14个学科入围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为了激发师生们的科研创新活力,中国人民大学先后修订印发了《中国人民大学文科类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实施细则》,起草印发《中国人民大学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管理办法》《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细则》等,进一步激发科研创新创造活力。采取项目立项管理与过程管理并重,加强对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科研管理考核,提升了工作效能,促进项目管理科学化。

为确保按时结项,中国人民大学持续加强对各类项目的中后期管理。通过分季度印发《科研项目季报》定期督促在研项目办理结项、实施一对一约谈、建立台账等方式,提升项目结项效率和结项质量,释放了更多可挖掘、可规划、可利用的研究力量。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办理结项80项,结项鉴定优秀率为16.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办理结项89项,形成了优良的学术氛围。

整合优势学科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传统、“独树一帜”的学科体系、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厚重的科研积淀,是新时代高校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立足“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人文社科研究和创新高地。

2022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新形态研究院”揭牌,“文明史研究工程”启动。该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基础优势,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文科建设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文明史研究工程”将以系统性的文明史研究学理化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百年伟业和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厚文明史底蕴。

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面的优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着力打造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平台。自2015年成立至今,中心依托思政课课程资源平台,汇聚了300多万条文献资源、4万余册电子图书、1.3万多个微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举办名师大家讲党史、周末理论大讲堂等,将“金课”输送到全国大中小学。

塑造堪当重任的英才

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责任。“时代越是向前,教育的作用就愈发凸显,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教育在国与国竞争较量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张东刚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教育领域提出的重大方针和目标任务,让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年教师们倍感重担在肩。“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高度强调青年的培养问题,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青年教师吴秋翔感慨地说,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他要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我在工作中看到一些学生对大学生活有着很高的期待,设定过多的目标,逐渐产生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我会设身处地地基于学生的成长环境、背景与经历,站在他们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将成长成才同国家发展与人民需要结合起来。”吴秋翔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博士生薛思齐表示:“我们这一代‘强国青年’已站在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求学生涯与党和国家实现伟大成就与伟大变革的新时代同频共振,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他表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一定要将个人的学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时代的金融业发生了伟大变革,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提供动能。”财政金融学院2020级金融专业本科生刘嘉宸说,未来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金融仍将大有可为,青年将大有作为。

“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院2020级国学专业本科生胡金超表示,将不断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挖掘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结合新时代发展需要,讲好中国故事。

2023-01-16 本报记者 李 丹

中国人民大学打造人文社科研究和创新高地——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7384.html 1 <p> 优化学科布局培育强国英才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