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冰雪产业热山城

本报记者 王胜强

从河北石家庄一路向北到达张家口,沿途冬日美景尽收眼底。年初,这里盛装迎盛会,各国体育健儿共赴冰雪之约,演绎了精彩纷呈的冬奥故事。近日,记者来到距离张家口冬奥场馆群80多公里的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看塞外山城续写冰雪传奇、发展后奥运经济,感受张家口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拔节生长

12月1日一大早,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区外还是天寒地冻,而张家口至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却是热火朝天,缝纫机车厚质材料特有的“咚咚”声此起彼伏。

生产组长唐月娟每隔半小时就要起身转转,关注一下生产进度,给新工友一些技术指导。“口罩虽遮住大半个脸,但从组长的眼神里就能看出自己做得好不好。”一位年轻工友这样形容唐月娟的认真和严厉。

为什么不做个“温柔型”领导?“那段日子,大伙辛辛苦苦拼出了口碑,打出了品牌,不能让小瑕疵抹黑。”唐月娟说。

唐月娟口中的“那段日子”是公司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城市志愿者加班加点生产服装装备的日子。“我们从去年12月3日开始生产,连续45天不停工。尽管既紧张又辛苦,但回忆起来,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激情岁月。”

至山体育是张家口老牌服装生产企业,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企业进军冰雪运动服装赛道,最早一批与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签订迁入协议,去年10月正式在该园区投产。公司创始人刘宗林说:“成为张家口赛区城市志愿者服装供应商对公司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借助冬奥会平台打出了品牌,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也直观地感受到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装备产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上冰雪,冰雪装备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园区另一侧的COSONE滑雪装备公司,运营总监张崇跃告诉记者,公司2022年至2023年冰雪季的经营流水预计可达3500万元,是前一个雪季的175%。为了更好发展,公司还派团队赴长春洽谈多地多点仓储布局。张崇跃说,北京冬奥会结束了,但冰雪装备制造业还处于快速发展期,作为滑雪装备国内品牌供应商,公司要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嵌入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通过优化产品性价比和提升售后服务拓展市场。

“对于冰雪装备产业而言,离雪场近就是离市场近,离集群近就是离供应链近。”张家口高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乔彦伟介绍,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已逐步显现。他举例说,COSONE有一款雪板供应商就在其隔壁;至山体育的一个大客户就是1公里之外的戏雪乐园。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大大节约了物流、原料等方面的成本。做强产业链,延伸价值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既可以避免恶性竞争,也可以深化产业协作,更好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企业“拔节生长”,拥有更多市场话语权。

双向奔赴

“刚刚发走了一批货。”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车间班长何海东一路小跑,奔向角落里一排黄色的“大炮”——那是天冰的明星产品。“北京冬奥会雪上赛场和场馆用的就是我们这款TF10。”站在比他还高一个头的造雪机前,何海东满脸骄傲地告诉记者。

这也难怪。天冰虽然在大众眼里不算熟悉,但在造雪圈名气很大。该品牌隶属于意大利天冰公司,是一家能建造全自动化造雪系统的装备制造公司,更是多届冬奥会的独家造雪机供货商。

这样的“优等生”何以牵手山城张家口?记者在天冰总经理助理师鹏飞和何海东的对话里找到了答案。

“无论欧洲,还是北美,基础设施水平都是决定雪场等级的重要因素。”“随着滑雪人群不断壮大,雪场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努力提升索道、雪质等,只有给滑雪爱好者更好的体验,市场才会越做越大。”“北京冬奥会撬动了中国冰雪装备产业,张家口有先天发展优势,企业有拓展意愿。”于是一场双向奔赴就这样发生了。

师鹏飞介绍,一般造雪机在零下4摄氏度才能出雪,天冰造雪机在零下1.5摄氏度就可以正常出雪,雪场可早营业半个月左右,而且该装备喷射距离达70多米,造雪效率更高。

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仅过了一个雪季,就对产品进行了迭代。在今年8月份的服贸会上,新一代TR10造雪机亮相首钢园区6号展馆体育服务专题展,它可以适应更为恶劣的环境,而且更加节水。

“冰雪装备是一个新兴领域,与国际一线品牌相比,我们的科技水平、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还有差距。随着国家相关投资和科研力度加大,我们企业也在发力,冰雪装备产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师鹏飞说。

后发争先

早晨8点刚过,胡冰走出保安室,尽管有心理准备,却还是被迎面而来的冷风吹得一哆嗦。

胡冰是园区的安保人员,在这里工作已近3年。“在这儿工作时间长了,我清晰地感受到园区在快速发展,一个直观感受就是进出的人员车辆越来越多,工人从冬天一直忙到夏天。”胡冰说。

一个“忙”字点出了园区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的生动场景,也反映了张家口做好冬奥会下半篇文章、发展冰雪装备产业的光明前景。

为更好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在张家口落地生根,张家口市修订编制了《冰雪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出台《支持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冰雪装备产业集群规模发展,到2025年建成产业规模较大的冰雪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打造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白建海参与见证了园区的发展。“园区2018年8月正式启动建设,如今已有51家企业签约。其中,天冰、MND索道、M3滑雪板、清投智能滑雪机等13个企业已投产,COSONE、冰雪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少年冰山运动培训等14家企业实现运营,短短几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白建海说,如今园区产品已涵盖滑雪轻装备类包括滑雪服、滑雪鞋、滑雪眼镜、头盔、滑雪板、滑雪杖等;重装备类包括造雪机、压雪车、索道、魔毯输送机等。

“2018年我刚回到张家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已初具规模,欣欣向荣。”在师鹏飞看来,从海外回到家乡发展是一个正确决定,张家口具有天然地理优势,借着冬奥东风,一定能成为中国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发展成绩鼓舞人心,但差距与挑战也不容忽视。“相对于我国上冰雪人数的显著提升,国内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像滑雪场的雪板、缆车和造雪机、压雪车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冰雪装备产品目前还大量依靠进口;国产品牌雪服基本以中低档为主;魔毯、固定抱索器索道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师鹏飞说。

“虽然这几年园区发展很快,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滑雪装备产业刚刚起步,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要成为冰雪装备大国和强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白建海说,今后要切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快冰雪装备产业技术研发,突破制约冰雪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加快信息技术与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深度融合,开发生产多个档次、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冰雪运动装备产品,助力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

2022-12-29 本报记者 王胜强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6502.html 1 <p> 冰雪产业热山城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