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坚持系统观念,着眼长远发展,统筹谋划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立意新、发力准、举措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扩大内需战略主要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细化落实举措,与《纲要》共同形成战略、任务、措施成体系的可操作的政策安排。在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方面,《纲要》和《实施方案》着力破解“有效”二字,释放投资潜能,为未来把握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指出了方向。
进入新时代,投资关键作用得以更好发挥,扩大有效投资成果斐然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扩大有效投资需要兼顾当前与长远,不仅要千方百计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而且要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出发,服务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决策。在深刻分析环境变化、要素制约与发展潜能的基础上,《纲要》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更加强调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有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要求,着力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运行、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转型升级的长效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供给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投资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投资保持良好势头。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的大台阶,2013年至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9万亿元,年均增长9.4%,新动能投资亮点纷呈,社会领域投资步伐加快。2021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为48.9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43%,为优化供给结构、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
二是重点领域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信息通信网,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教育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三是投资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投资活力保持强劲。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大幅取消、下放核准事项,促进投资审批“一网通办”,实现了“企业少跑腿、信息多跑路”。10年来,我国民间投资平稳增长,占整体投资比重保持在55%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军。
强大的制度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扩大有效投资蓄势聚能
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的“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显著优势,是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的根本保证。《纲要》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纵观全球大势,强调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夯实国内基本盘,打造国际高端要素的“引力场”,释放内需潜能,提高供给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发展条件,在政策安排上充分体现了用足优势、努力蓄势、提前谋势,为实现供需高水平良性循环集聚强大势能。
一是打开成长空间,发挥超大规模经济整体优势。我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拥有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充足的要素供给,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潜力;同时,与人口超过4000万的8个发达经济体相比,2019年我国劳均资本存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3%至28%,从总量角度来讲,我国投资仍显不足,对投资的内在需求仍然巨大,有空间、有条件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二是围绕民生福祉,为经济长期向好蓄势。人是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新动力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产生于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过程中。《纲要》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更多根据人的需求、流动、集聚程度来调整城乡空间关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投资效能。实现最大多数人的社会效用最大化,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重大潜力所在。
三是依靠创新驱动,为孕育新发展动力谋势。在以科技竞争为重点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要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纲要》找准提高供给质量的发力点,着力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投入,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在全球创新和产业链分工中占据主动,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关口,也是孕育新发展动力、塑造新竞争优势的突破口。
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扩大有效投资精准发力
确保精准投资,要求进一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短板领域和转型升级中的薄弱环节,科学论证,有序推进。《纲要》围绕制造强国、数字强国、新型城镇化和重点领域补短板等战略部署提出投资政策指引,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增强投资后劲。
一是围绕制造强国,引导各类优质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数据显示,至2021年末,我国工业增加值达37.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连续12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同时,我国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今年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9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起到重要支撑,推动制造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越。《纲要》强调要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业领域投资,提出加强制造业投资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并在《实施方案》中提出引导技术、资金、人才要素向制造业集聚的有效举措。
二是围绕数字强国,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我国线上经济全球领先并同线下经济深度交融。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9.8%。适应数字化趋势,以数字化变革催生和创造发展新动能,《纲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巨大、数字化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以一业带百业”,释放更多经济动力和消费需求,巩固形成我国数字化发展新优势。《实施方案》中既提出了需要提前部署的技术应用和先导示范工程,又对需要补短板的网络基础建设进行了补充。
三是围绕城市化战略,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4.72%,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完善城市化战略,关键是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纲要》将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推动资金资源集聚,建设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空间。《实施方案》进一步务实提出了投资与人口、产业布局互动的要求,着力形成产业密集、人才集聚、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的规模效应和良性循环。
四是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谋划推进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重大项目,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纲要》前瞻布局“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惠民生、防风险”重点领域投资,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和对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实施方案》在项目布局、重点选择、鼓励方向上提出了具体意见,在细化措施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战略谋划的大方向、大思路。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实现投资可落地、可持续
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完善鼓励长期投资的制度安排,补齐投融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制度短板,对发挥投资关键作用至关重要。《纲要》从扩大内需全局视角,注重增强改革统筹力、协同力、落实力,联动推进消费领域体制机制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为培育内生增长基础、形成总供求良性循环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实施方案》在细则上,进一步突出了在政策助力、资源互补的条件下,扩大有效投资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投融资模式与实现路径。
一是凝聚社会合力,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和引导。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根本动力来自各类市场活力不断增强。《纲要》强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完善项目投资回报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重大工程建设、社会民生补短板领域建设中来,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支持民营企业成为科技研发创新主体。同时,注重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形成良好市场预期。
二是降低制度成本,持续完善投资管理模式。推进简政放权,打通投资建设领域堵点,激发市场活力,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纲要》注重统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既协同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投资法规制度和执法机制,又加快补齐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短板;既点上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区域评估等审批创新经验、案例,又面上推进投资审批数据应用、共享,努力从各个环节入手,促进投资便利化,规范引导各类投资活动,提高市场投资信心。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丰富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能够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资金成本、分散金融体系风险。《纲要》注重引导形成有效的投资闭环,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合理分担成本,形成投资收益闭环;着力提高金融供给能力,统筹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作用,创新完善企业股权、债券融资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枢纽作用。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