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上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专访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
12月19日,经济日报聚焦吉林省长春市推动东北振兴发展的探索实践,刊发了《长春担当》深度报道,在长春市和吉林省产生热烈反响。这些年,吉林省是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署推进全面振兴的?下一步将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大“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要求?近日记者专访了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
记者: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您对推动吉林全面振兴有什么新认识,吉林省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韩俊: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到吉林考察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忠实践行“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我们抢抓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厚植优势,感恩奋进,推动吉林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吉林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21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位居全国第23位,增速居东北三省之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居全国第15位,是2012年以来最好位次。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跨上800亿斤台阶,增长率居全国前十大产粮大省第1位;重点产业蓬勃发展、扩能升级。全力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三个万亿级大产业,以及若干千亿级规模产业。今年以来,克服严重的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争取实现“止跌、回升、增长”目标。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明确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我们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聚焦老难题和新挑战,创新解决问题新思路新办法,实施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诠释忠诚,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经济日报深度报道长春市在东北全面振兴发展中的经验做法,让我们备受鼓舞,报道提出的一些思路建议让人颇受启发。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对此,吉林省将怎样贯彻落实?
韩俊:坚定不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实体经济,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紧扣“百千万”产业培育工程和“十百千万”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举全省之力支持一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长春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国家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一汽弗迪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抓好吉化120万吨转型升级和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打造“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大力支持光电信息领域原创性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吉林一号”卫星组网。立足风光水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和“山水蓄能三峡”工程建设,开展“氢动吉林”行动。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大工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推进长吉一体化、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
记者: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如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韩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我们将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把吉林人文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联动,更加主动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作用,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建设,以建设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加大力度培育科技型企业,强化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引擎。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深化“双一流”“双特色”建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人才活力,不断升级完善人才政策,实施“长白山人才工程”,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吉人回乡”引才力度,造就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省。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推动吉林营商环境加快进入并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抓好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综保区等建设。
记者: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吉林省将如何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韩俊: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产粮大县为依托,突出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等关键环节,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让中国人的饭碗里多装吉林粮。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步伐,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重点抓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加快打造万亿级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把吉林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大粮仓”“大肉库”;坚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既保总量又保多样化,大力建设“十大产业集群”,构建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记者: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新要求。这意味着除了经济指标提升,还要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更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请问吉林省对此是如何考虑的?
韩俊:我们坚定不移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人民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奔头,守好人民的心。积极扩大高质量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衔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落实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做大做好“蛋糕”、切好分好“蛋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吉林省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直十分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4%,比5年前提高12个百分点。111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76.6%,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保持良好。可以说,良好生态是吉林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也是最大财富。
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擦亮冰雪避暑双品牌,打造冰雪旅游强省、避暑休闲名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在新征程上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工作方案,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确保说一件、做一件、成一件。坚持不懈苦干实干,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吉林发展的上升指数,换来全省人民的幸福指数,以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迈出更加坚实的实干脚步,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团结奋斗中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的精彩篇章,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