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日元贬值和高物价推升日企破产风险

本报记者 陈益彤

图为日本东京银座商业街。

(视觉中国)

近日,日本信用调查机构帝国数据银行公布了10月份日本因日元贬值破产和“高物价破产”企业情况。数据显示,10月份,日本因日元贬值而破产的企业达到7家,与上月持平,本年度以来共21家,创5年来新高。因物价高企而破产的企业达41家,超过了9月份的35家,连续4个月刷新纪录。

“日元贬值破产”是指由于日元贬值引发进口成本上升等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企业破产。“高物价破产”是指在原油、燃料、原材料等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企业无法顺利转嫁成本从而无法维持收益最终破产。今年以来,在美联储激进加息背景下,日本坚定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日元贬值之势难止。加之乌克兰危机背景下,日本加紧对俄罗斯制裁,在能源领域遭到反噬,造成进口渠道受限,引发能源短缺,大型电力、煤气公司均上调能源价格,食品原材料等价格暴涨,严重打击了日本企业的正常运转。

帝国数据银行数据显示,从行业来看,2022年因日元贬值破产的21家企业中,与食品相关(制造、批发、零售)有6家,居首位。其次为纤维业,共5家。此外还涉及机械器具、家具、建筑等行业。从负债规模来看,六成以上的破产企业负债不足5亿日元。10月份高物价破产企业中受燃料价格上涨和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的行业较多。其中制造业居首位,共12家。其次为零售业、运输通信业、建筑业和批发业。

日元贬值、物价高企已经成为压倒日本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日本中小企业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就已经苦苦支撑,即便能够勉强维持,也已经“大伤元气”。对于企业来说,应对高物价的关键,在于将部分成本转嫁到销售价格和服务费用上。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部分企业担心得不到交易方的理解或造成顾客流失,并未能将上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在帝国数据银行进行的每月“企业价格转嫁动向问卷调查”中,有70.6%的企业“或多或少地转嫁”了成本上升的部分,然而也有18.1%的企业“完全没有实现上涨成本转嫁”。

日本政府积极投入但效果并不明显。今年以来,日本政府曾专门召开会议,就维持进口小麦出售价格、控制燃料价格等提出对策,还通过每年两次的“价格协商促进月”介入成本转嫁工作。日本中小企业厅也拿出了强势跟进转包中小企业成本交涉、转嫁的调查指导方案。但从实际效果看并没能止住企业破产的趋势。日本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持续飙升叠加日元大幅贬值,日本企业物价指数上涨至117.5,创下新高,这已是连续第20个月同比上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0月份称:“本月内将制定综合经济对策,无论如何也要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保护国民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然而在日元贬值、成本高企的背景下,这笔耗资39万亿日元的大型“综合经济对策”,对于解决目前日本的物价上涨能否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未尝可知。此前日本央行多次强势实施“汇率干预”措施,然而分析认为,此举并不能根治日本宽松货币政策与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间的“结构性矛盾”,缺乏可持续性,见效时间短,长期实施还可能反噬日元价值。

帝国数据银行此前对约1.1万家中小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企业反映,日元贬值对公司业绩有负面影响。另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约八成企业“切实感受到日元急剧贬值带来的运营成本上升”。

今年以来,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大棒”已打得日本难以招架。11月3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称,12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可能会放慢加息步伐,但重申恢复价格稳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分析认为,如果输入型通胀、日元贬值情况仍然没有明显改善,因日元贬值而破产的企业数和不断刷新纪录的高物价破产企业数,今后恐将继续增加。

2022-12-06 本报记者 陈益彤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5258.html 1 <p> 日元贬值和高物价推升日企破产风险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