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深港联动 创新成果“枝繁叶茂”

本报记者 杨阳腾

走进深圳河套合作区内深港协同创新中心21楼,只见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的员工们正忙着为进驻创业团队提供服务。“这是专为大湾区青年来深创业提供的孵化加速平台。”据共青团深圳市福田区委员会副书记颜晓晴介绍,自2018年创立至今,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已培育32家团队,其中港澳背景团队29家;团队人员从初期69人发展至377人,其中港澳团队人员为54人,产生知识产权共286项。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近年来系统推进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这片占地约3.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湾区青年集聚,科研载体持续增加,创新成果“枝繁叶茂”。

政策支持产生叠加效应

香港市民何耀威2015年创立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双创工场培育的29家港澳背景团队之一,主要聚焦研发无创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选择入驻河套合作区,何耀威主要看好的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合作区位于深圳福田区南部,与香港邻近,公司同事早上从香港过来办公,晚上就可以回到香港,非常方便。附近的皇岗口岸改造以后将推动‘两地两检’变为‘一地两检’,通关将会更为便捷,深港科创人才双城生活将实现无缝衔接。”

目前,河套合作区正加速探索形成涵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的系统化政策框架体系,让科创项目和人才享受深港两地政策支持,产生叠加效应。

深圳市福田区副区长、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署长欧阳绘宇表示,2021年,深港双方首次共同开展河套联合政策研究,今年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联合政策包》,提出28条具体举措,让科创项目和人才可以同时享受深港两地的政策支持。近期发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支持港澳青年实习就业与创新创业资助计划》明确,港澳青年毕业生有机会一次性获得2万元到5万元的生活资助。面向港澳青年初创企业,提供启动资助、成长奖励、租金减免,对获得港方、澳方创业资助的青年团队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支持,从项目孵化到上市融资辅导再到香港青年来深人才住房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撑,对港澳青年有着充分的吸引力。

“我们公司就有员工享受到了最高160万元的补贴,员工申请人才住房又能节省一笔房租开支。”何耀威说,他们的健康智能穿戴设备在推向市场后销量迅速破万,已获得2家上市公司注资,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或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资源整合加速技术创新

“合作区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有了创意可以通过找代工厂或其他机构快速实现集成式创新。”深圳市宜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青年吴志力告诉记者,得益于深圳在软件算法融合应用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及高校、医院等机构开放创新的合作机制,宜远智能科技的AI辅助皮肤病诊疗方案得以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目前,他们的技术项目已在日化、智慧家居领域落地应用,服务超过2万家门店和2000家品牌客户。

河套合作区里不乏内地青年创业者的身影。崔灿是首批入驻合作区的企业家代表,他创办的微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自有知识产权的“工业大脑—智能可编程控制系统”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应用在智能碎石自动化线、智能泵房控制系统,高速灌封设备、智能分拣系统等,未来可以扩展到电力、交通、新能源等领域,并形成不同细分领域下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形成国产替代,这将为行业或企业降低30%到80%的采购成本。”崔灿说。

产学研结合则帮助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落地应用上加速奔跑。走进鲲云科技办公区,映入眼帘的便是搭载公司核心数据流架构技术的产品,以及“算力、算法、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公司市场总监栾丽红说,鲲云科技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建立多个实验室,为企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源泉。其中,公司自主研发了数据流AI芯片CAISA,芯片利用率比国际同类产品高10倍以上。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定位,也是推动大湾区迈向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

随着深圳在深港澳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科研空间保障、科创资源导入、综合服务支撑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河套合作区已集聚起一批一流的创新资源和研究机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5所国际领先的香港高校均在合作区建立了研发中心或研究院,协同推进前沿基础研究和科研项目落地转化。

“香港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有优势,深圳在应用研究、研发投入、产业集群等方面具备强大竞争力,深港合作将实现1+1>2的发展效应。”据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表示,香港各界对深港河套合作、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已逐渐形成共识。深港两地就协同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立联合专责小组,负责两地在河套合作区建设上的协调沟通。政府支持与政策便利为高校科研机构集聚、深港融合推动产学研转化奠定了基础。

2020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共建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这是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引进的首批国际高端科研项目之一。“融合深港两地科研力量,我们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科研平台,产出一批可转化的科研成果,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提供先进科研服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叶德全表示。

深圳南方电网深港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专门在河套合作区打造了吸引港澳及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创新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余鹏表示,该平台将重点围绕能源产业链开展“科研+产业”全链条业务,以优质的产业资源和多样化的金融手段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科研团队发展。

2020年6月率先入驻河套合作区的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充分发挥河套合作区政策优势,打造深圳“量子谷”。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所所长刘骏秋说,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聚焦国际量子科技“0到1”的重大原创发现,在分布式超导量子计算机、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以及固态量子存储方向形成了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深圳市福田区委书记黄伟表示,这为河套合作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高端科创资源实现集群发展,合作区正在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港两城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将加速推动大湾区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2022-11-21 本报记者 杨阳腾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4495.html 1 <p> 深港联动 创新成果“枝繁叶茂”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