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性消费“触网”空间大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打破了服务性消费供需双方在时空上的限制,使线上服务性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加速释放。
热热闹闹的“双11”,消费者少不了一番精打细算。有人趁着活动清空购物车里的吃、穿、用各类实物商品,还有人囤起“看不见”的服务来绝不手软,从餐饮住宿、会员权益、家政养车,到知识付费、健康体检……这个“双11”,线上服务性消费热度走高。
其实,在各大电商购物节,服务性消费产品都是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存在。购物节促销不仅购买实物商品价格低,购买服务也很划算——打折、满减,权益还能加码。随着保障升级,不约可退、随心退、过期退等条款让消费者花起钱来更放心。这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也是利好,一些预售类产品可以缓解现金流压力,提前锁定未来的部分生意。需求之下,新老电商平台纷纷开拓线上服务性消费版图,力争在新兴市场上分一杯羹。
购物节是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我国消费的巨大潜力,线上服务性消费走热,正契合了我国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领域不断拓展,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消费快速增长,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逐步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2%,比2013年提高4.5个百分点,几近一半。这说明,服务性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服务性消费持续上涨的背后,源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水平提高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花钱换取属于自己的时间”等消费理念被更多人接受,服务性消费随之呈现明显增长趋势。新技术催生新业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打破了服务性消费供需双方在时空上的限制,使线上服务性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加速释放。扩内需促消费政策频繁发力,明确推动线下服务性消费加速“触网”,加快社会服务在线对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线上服务性消费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线上经济快速发展,不过相较于实物商品的网上销售,服务性消费网上销售仍是“短板”,占比不到20%,仍有较大拓展空间。换言之,线上服务性消费市场整体上还有不少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近来一些住宿、交通、家政等“随心”类预售产品销售火热,一些消费者在兑现服务的过程中却碰到了预售容易预约难、服务“货不对板”等闹心问题,影响了消费体验。如何高效、可靠地完成从付款到使用服务的消费行为全过程,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便捷满意的服务至关重要。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建设,加快线上服务性产品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让消费者在线上服务性消费领域能放心消费、大胆消费;另一方面,相关企业应把规模拓展的优先级放在其次,把提高服务专业度、提升消费者体验放在首位。保持高水平且稳定的服务质量,对于消费者养成持续消费服务的习惯至关重要。这也是服务提供商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