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工坊”成新载体

本报记者 黄 平

随着浙江率先启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当地农民致富路径不断创新。记者最近在浙江仙居县采访时发现,该县大力推广“共富工坊”这一新载体,实现强村、富民和助企。

在仙居县安岭乡,原来茶叶加工标准低,茶叶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有了工坊,茶叶品质提升,茶农收入明显增加。当地茶农今年根据本地茶叶种植实际情况,建成2家茶叶“共富工坊”,直接带动茶农人均增收2500多元。

据了解,类似茶叶工坊的“共富工坊”目前在仙居县已涌现145家。20个乡镇街道、76个县级职能部门、118家金融企业单位及社会组织联村到坊,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实现“带动就业一万、户均增收一万”,成为推动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共富工坊”把村集体作为核心主体之一,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组织劳力生产、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实现集体增收,还能照顾到低收入农户、残疾人等群体,由此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三方共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过去来料加工分散的自主经营不同,“共富工坊”主要采取农旅融合、产业赋能、品牌带动、电商直播、来料加工、定向招工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条兴农产业链条。村企建立党建联盟,相关部门协同发力,由此实现上接企业、下联社员,资源共享、抱团打拼,本质上是一种组织化创新。

在全域推进“共富工坊”的过程中,仙居集成政策、集聚动能、集中力量,陆续出台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实施意见,配套出台税费优惠、融资服务、场租补贴、评优奖励等全周期扶持政策,为“共富工坊”建设提供全链条的要素支撑。一是部门联动政策进坊。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农业农村、发改、经信等涉农部门共同出台“扶持政策包”,从项目引进、资金扶持、选址建设、用工培训、金融服务等多个环节,为“共富工坊”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带动农户收入增长。目前已向117户“共富工坊”经营主体发放“引领贷”3141万元,为549名工坊员工免费办理了意外保险。二是干部联包管理强坊。实行“1名乡镇领导、1名驻村干部、1名村两委委员、1名党员”“四个一”联系工坊制度,成立“共富工坊”党小组,牵头落实工坊日常管理、工资协商、质量把控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确保工坊安全健康运行。目前,全县共建立“共富工坊”党小组138个。三是党员联户服务到坊。依托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体系,组织党员常态化走访联系,全面掌握网格内村民基本情况,第一时间传达工坊用工信息,并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对接引入合适的项目。开展“先锋代办员”行动,送原料上门,送成品回坊,打通共富工坊富民的“最后一米”,解决行动不便村民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已引入优质工坊项目85个。

仙居县委书记崔波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偏远山区要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用好农村闲散劳动力和闲置资源。仙居要把“共富工坊”作为共富先行的标志成果来打造,全面探索各种富民增收途径,实实在在推动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走出一条具有山区乡镇辨识度的共富之路。

2022-11-03 本报记者 黄 平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3566.html 1 <p> “共富工坊”成新载体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