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大地涌动丰收美景

本报记者 吴 浩

“平均亩产大豆622.4斤!”金秋十月,大豆高产的好消息从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八五四农场传来。当地种植户铆足了干劲,正抓紧收获实现颗粒归仓。

不久前,经农业农村部授权的“全国大豆高产竞赛专家测产组”5名专家来到位于鸡西市虎林市的八五四农场,在235亩大豆高产攻关田中选择100亩地块,随机实收面积17.15亩,扣除杂质,折合标准含水量后测算出大豆亩产数高达622.4斤,创造黑龙江省高寒地区旱作大豆百亩攻关田新纪录。从专家测产和农民实际收获看,今年黑龙江各类粮食作物普遍单产增加、品质提高,收成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坚决扛起稳粮扩豆的政治责任,通过高质量备耕、高标准春耕、精细化田管、高效率秋收和全过程防灾减灾,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粮食面积稳中有增,扩种大豆面积超1000万亩。黑龙江有信心也有底气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龙江粮。

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卧牛吐达斡尔族镇,11万亩稻田一片金黄。东卧村农户江迎海今年种了150亩水稻。风调雨顺,再加上田间管理得当,今年的水稻产量和品质较往年都有明显提升。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在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太保镇开源村宝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块旁,理事长于战宇欣喜地说。他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新购置了几台大型收割机,秋收效率大幅提升。大型收割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粉碎玉米秸秆制成青贮饲料,现场装车运走,增加了种植效益。

边收获、边还田、边整地……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玉米收获现场,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收割机、灭茬机、翻地机、运粮车在田间往返穿梭,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车车粮食。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的同时,实现黑土地“黑色越冬”,为明年春耕打好基础。

在今年秋收生产过程中,北大荒集团充分发挥机械化装备充足、规模化特征突出的优势,累计投入各类机具38.5万台(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秋收生产有序推进,高质量推进秋整地、秋起垄、秋施肥工作,坚持“人停机不停”。目前,北大荒集团2022年秋收任务全面告捷,近4600万亩农作物颗粒归仓。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10月30日,黑龙江秋收生产基本结束,秋整地面积超1亿亩。

2022-10-31 本报记者 吴 浩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3370.html 1 <p> 龙江大地涌动丰收美景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