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毅仁: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本报记者 秦 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毅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不断增强,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更加明显,特殊类型地区实现振兴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初步形成。
“新时代新征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周毅仁说,一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在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上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上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空间适宜性,增强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三是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四是持续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重点优化沿海、沿江、沿边、沿交通干线以及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走廊生产力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
更好发挥财政政策作用
本报记者 曾金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作了科学部署,为新征程指明了方向,特别振奋人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志勇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狠下功夫。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治理体制的完善。杨志勇表示,在财税体制改革上,应重点在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上着力。在金融体制改革上,重点是深化现代金融体制,让金融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
杨志勇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高质量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孙东升:
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
本报记者 裴 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东升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孙东升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把全方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进一步强化农业装备支撑,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切实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
孙东升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用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四个优先”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地见效。统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董彪:
着力推进制度型开放
本报记者 顾 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十年来我国实行开放战略的态度、举措和成效,向世人展示了一幅贸易大国崛起的恢宏画卷。”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董彪说,报告中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战略部署,为我国建设贸易强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前提。董彪说,“高水平”就是要把对外开放从低成本优势转向创新优势,以平等、互利共赢为基础,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持续发展,“制度型开放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必要手段,‘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基本价值理念和立场的规范表达。制度型开放有利于贸易规则的国内国际互动,增强我国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推进贸易公平化和秩序化”。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董彪表示,我国一贯反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及贸易霸凌,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共同营造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的国际贸易环境,构建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区域贸易经济的发展,为国家之间进行公平、有序经贸往来打造了样板,是多元稳定经济格局的范例。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黄朝晖: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本报记者 祝惠春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黄朝晖表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根本,金融机构要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围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建设等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国家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黄朝晖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进一步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和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生升: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本报记者 聂 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生升表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只有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才能为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提供重要支撑,有效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冲击。
王生升表示,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产业,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三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打造发展新优势。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玄兆辉: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本报记者 佘惠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展示了新时代十年科技事业的伟大成就,又对新时代新征程的科技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令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研究员说。
玄兆辉表示,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科技事业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全球创新指数世界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并行提出,是非常明确的系统部署。”玄兆辉表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科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把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青年设计师熊华:
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本报记者 沈 慧
“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身为航天青年的一员,我感到自身发展与时代融合的巨大使命感和荣誉感。”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青年设计师熊华说,一代代航天前辈创造了从无到有、开疆拓土的创业奇迹;一代代航天人将满腔的青春热血倾注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无私奉献、不断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支撑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高精尖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艰苦奋斗、持之以恒、锐意创新,才有可能突破。我们应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描绘航天事业的新蓝图;弘扬‘钉钉子精神’,着力解决制约产品性能瓶颈的难点、痛点。”熊华说。
青年强则国强。“在新时代,我要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制造能力,践行青年的责任和担当。”熊华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本报记者 董庆森 柳 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高校是人才培养与各类人才聚集的高地、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作为高校管理者我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表示,近年来,华科大围绕国家需求,突出原始创新,牵头建设光谷实验室,助力湖北打造万亿元级光电产业集群;成功实现64特斯拉脉冲平顶磁场强度,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测得国际上最高精度的万有引力常数,研究成果写入中学物理教材;突破大功率激光制造关键核心技术,自主高端装备在汽车行业等领域获得重大应用。
“未来,国家需要更多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这就要求高校及时调整学科布局,推动学科交叉与新工科改革,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尤政说,下一步,华科大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将华科大打造成为新时代创新人才聚集的高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
向着贸易强国不断迈进
本报记者 李子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这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稳步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说。
过去十年,我国外贸发展交出了亮眼答卷。我国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成效显著,规模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二位;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在过去5年增长近10倍……
“建设贸易强国,规模是基础,质量和效益好、竞争力强、国际分工地位高是重要特征,与贸易相关的产业、投资、货币金融、科技创新等是重要配套和保障。”李俊表示,建设贸易强国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提升货物出口附加值,着力打造品牌、质量、技术、服务新优势;二是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的作用,提升我国服务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优化发展环境,培植数字贸易新动能新模式新业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深入理解新内涵新要求
本报记者 陈果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温彬认为,应从三方面来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和新要求:首先,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外需不确定性上升,内需的作用更加凸显,所以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其次,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当下国际循环可能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就更为突出,必须保证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稳定运行。最后,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量的合理增长是实现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以及实现“‘十四五’时期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的必要基础,但更要追求质的有效提升,特别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内生动能。
中广核研究院反应堆工程软件研究所副所长王婷:
向祖国交出无悔答卷
本报记者 杨阳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描绘了祖国美好未来的宏伟蓝图。”中广核研究院反应堆工程软件研究所副所长王婷说,“报告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宏图,使得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王婷说:“过去十年,我们团队成功研发了支撑‘华龙一号’反应堆设计与安全分析的软件包,完成了40余款软件800余万行代码的研发和充分验证,并通过了世界上最严苛的核电技术审查,取得了核电关键技术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核电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王婷说,未来将立足于实现核电核心知识产权自主化,瞄准更准确、更先进、更好用的核电软件不断奋进,努力实现新一代高保真数值反应堆的技术突破,助力我国核电技术实现由“并跑”到“领跑”,并用丰硕的创新成果和一流的人才队伍,向祖国交出无悔于青春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