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年过货能力3950万吨 外贸拓展至177个国家和地区

牡丹江市构筑沿边开放新高地

本报哈尔滨10月9日讯(记者吴浩)金秋时节,在绥芬河铁路货场上,一列列满载各类大宗商品的中欧班列有序进入卸货区。绥芬河铁路口岸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铁路口岸,也是中欧班列重要的进出境口岸之一。今年前8月,经绥芬河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550列,发送货物51266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2.7%和67.5%。

“绥芬河通过前移沟通窗口、扩容口岸运能、提升作业能力、优化通关服务,探索疫情防控下境内外一体化的通关机制,确保口岸防而不卡、货畅其流。”绥芬河市商务局副局长巩建伯表示,自2018年8月中欧班列在绥芬河铁路口岸开行以来,目前已累计开行1490列,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推动了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牡丹江市拥有绥芬河铁路口岸、绥芬河公路口岸、东宁公路口岸、牡丹江航空港4个国家一类口岸。全市口岸年过货能力达3950万吨、过客能力2200万人次。”牡丹江市商务局局长许立香表示,牡丹江综合保税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等特殊开放功能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牡丹江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呈稳定高质量发展态势。

走进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辛巴赫精酿啤酒有限公司车间内,瓶装生产线上正在灌装啤酒。“今年前8月,我们共生产了2200吨啤酒,预计今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自2018年底公司投产以来,啤酒产量逐年上升,年均增长达69%。”辛巴赫精酿啤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伟说,借助“原料进口保税、国内设备入区退税、出区按产品实际状态征税”政策,企业从国外进口麦芽、啤酒花、酵母等原料,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内加工成精酿啤酒,成本优势明显。

牡丹江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区域,有着中国雪城的美誉,自然条件优,产业基础好,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近年来,牡丹江市积极构筑开放新高地,立体化开放体系全面构建。目前,牡丹江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704户,与牡丹江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到177个。今年前8月,全市进出口实现169.7亿元,同比增长8%。

“牡丹江作为全国沿边开放大市,将主动扛起打造沿边开放开发合作区的时代重任,实施新时代沿边开放开发专项行动,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中争当排头兵。通过积极建设陆上边境口岸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实现‘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推动牡丹江高质量发展。”牡丹江市委书记杨廷双说。

2022-10-10

口岸年过货能力3950万吨 外贸拓展至177个国家和地区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2292.html 1 <p> 牡丹江市构筑沿边开放新高地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