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套种促高产增收

本报记者 温济聪

近日,在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随着收割机的阵阵轰鸣,玉米经过摘穗、剥皮,最后倾泻进车厢,堆得满满当当;一旁的大豆长势喜人。

“这是玉米套种大豆,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通过玉米、大豆高矮作物空间错位搭配,发挥立体种植优势,提高复种指数,有望实现玉米、大豆双丰收。”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告诉记者。

今年,铁岭市4个规模经营主体建立了4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千亩方”。赵玉国所在的合作社被确定为“千亩方”种植基地后,采取“2∶4(2行玉米、4行大豆)、4∶4、6∶4”的玉米、大豆间距处理模式,有效推进了大豆与玉米的兼容发展。

玉米、大豆属于同季节种植的农作物,长期存在着“争地”矛盾。铁岭市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将玉米、大豆“聚”在一起,既能保证玉米亩产不减产,还可收获一季大豆。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使两种作物都通风透光。采取密植,玉米每亩地可种植6600株,约为普通种植模式的2倍,大豆还能种6000株左右,可以达到最优收益。”赵玉国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蔡牛张庄合作社向科技要效益。“在播种期间,我们使用北斗导航定位的无人驾驶系统,可以实现播种精确无误。合作社还采用了‘配优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的技术,促进高产增收。”赵玉国说。

受前期降雨偏多、积温偏低影响,今年辽宁的农作物成熟期晚于常年,适宜收获期缩短,收获作业将较为集中。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紧盯作物生育进程、气象条件和农机保有情况,分区分类施策,精准精细指导,强化农机调度,在适宜期集中完成收获,确保颗粒归仓,把“丰收在田”转化为“丰收到手”。

“今年铁岭的玉米等作物生育期延迟,推广适时晚收。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收获时间。督促生产者提前做好农机供给、维修服务,确保作业安全前提下,提高收获质量,最大限度扩大机收面积、加快收获进度,努力实现颗粒归仓。”铁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10-09 本报记者 温济聪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2200.html 1 立体套种促高产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