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赤脚书记”蒋仲良——

把工作做到村民心坎上

每逢夏收夏种时节,在江苏宜兴市芳桥街道金兰村的田头,总能看到一个裤管沾满泥巴、脸和手臂都晒得黝黑的人。他赤着脚在田间来回穿梭,观察秧苗生长情况,看看水肥是否充足、哪里需要除草、哪里需要补种。从播种育秧到开镰收割,他一直“泡”在田间地头,哪里缺人哪里帮,经常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家。

他就是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赤脚书记”的金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蒋仲良。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创新经营模式,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道路。

扑下身子干实事

20年前,金兰村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0万元,在芳桥几个村里长期排名靠后,是远近有名的“落后村”,没有人愿意当这个村的党总支书记。2002年,当时芳桥镇(2014年撤镇设立街道)的领导说动蒋仲良来村里任职。

那时,蒋仲良正经营着家具厂,年收入10多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当这个穷村的书记,他却坚定地说:“我在这个村子长大,不能看着乡亲们一直穷下去。”他毅然放弃自己的家具厂,成为金兰村的“带头人”。

要想富,先修路。初到金兰村,蒋仲良决定修条像样的机耕路,方便农户种田。两年时间里,他带领村干部每天奋战在修路一线,为村里修了6条机耕路。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金兰村是农业村,要增加村民收入,必须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蒋仲良认清目标,说干就干。他带领金兰村在宜兴率先成立村办合作农场,动员近400户农户将2780亩土地以承包权入股,村里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蒋仲良担任场长,8名村委干部担任分场长,各自承包300亩粮田,按“成本核算、绩效挂钩”的方式领取包干管理费用。近年来,合作农场每年上交村里的收益上百万元,给农户每亩租金加分红近1000元,农户还可就近成为农业工人。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对集体、对村民的真情。每到农忙时节,蒋仲良都在田间劳动,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他操作各种农业机械都得心应手。因为喜欢光脚下田,村民亲切地称他“赤脚书记”。在他看来,只有真正扑下身子到田里干,才能把工作做到村民心坎上。

脚踏实地谋发展

2008年,在蒋仲良和村委会的带领下,金兰村争取到15亩建设用地指标,自筹资金建起村里第一座标准厂房,吸引企业入驻。由于靠近工业集中区,厂房还没建成便被预订一空。

此后,村委会不断总结经验,扩大标准厂房的建设面积,并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吸引更多厂家落户金兰村。

目前,金兰村已引进企业40余家,每年租金收益170余万元,全村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金兰村近400人实现就近就业。

“2021年,金兰村村级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村级固定资产达5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4万元。2018年,金兰村首次跻身江苏省宜兴市‘十强村’之列。”说起这些,蒋仲良脸上洋溢出自信的笑容。

金兰村家底渐丰的同时,民生实事工程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我们每年投入民生实事工程的资金超过400万元,发放给村民的福利资金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目前发放金额已超过80万元。”蒋仲良说,真正把百姓的事情做好,村庄才有发展的底气。

美化环境、维修道路……为民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实施道路硬质化改造近万米;修筑渠道5万多米,全村农业沟渠硬质化率达90%以上;新建金兰社区活动便民服务中心;为全村道路安装路灯……在蒋仲良的带领下,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今日的“明星村”,村容整洁、稻田齐整,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眼下,蒋仲良又在计划着无人化农场建设事宜。“数字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无人农场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让农民从传统劳作中解放出来,助力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他说。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最美基层干部……因带领家乡人民致富表现突出,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这些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唯有坚守初心,才能走得更远。”蒋仲良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青年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文/宜纪宣

2022-09-17

“赤脚书记”蒋仲良——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1047.html 1 <p> 把工作做到村民心坎上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