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到好”建设无障碍环境
今年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10年间,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有目共睹: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坡道、老旧小区普遍加装的低位扶手、地铁站日渐完善的无障碍卫生间,以及越来越多电视节目和网络直播配备的手语主播……一个个看似微小的改变,不仅方便了残障人士、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也彰显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发展的温度。看到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要实现“有没有”,更要追求“好不好”。
无障碍环境建设要“软硬兼顾”,既要做好硬件环境无障碍,也要做优软性服务无障碍。如今,无障碍环境建设已全面渗透到城市更新、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各类无障碍设施的覆盖率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05%的出入口、56.58%的服务柜台、38.66%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但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造建设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续的管理服务、运营维护才是决定无障碍设施能否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
环顾四周,难免发现“断头”的盲道、停运的电梯、上锁的卫生间等现象,既伤害了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生活的美好愿景,也影响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质量。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在建设理念、配套功能、管理机制、综合保障等“软环境”上多下功夫,加强治理。只有扫除隐形障碍,才能让无障碍设施物尽其用、更好服务社会。
无障碍环境建设要“虚实结合”,既要实现物质生活无障碍,也要关注精神生活无障碍。今年是《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的生效之年。这一条约落地让阅读障碍者得以更好享用精神食粮,有效保障了这一群体平等参与文化生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
除了普及和繁荣无障碍文化产品的供给,实现信息无障碍还要搭上数字化的快车,推动网络虚拟空间“零障碍”。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我们体会到智慧生活的便捷。要让这种便捷惠及残疾人、老年人等更多群体,可根据使用人群的身体机能、心理状态、认知水平、所处环境等特点,在产品设计、功能定位、服务类目等方面进行更为精细化、人性化的研发,帮助其更便利地获取信息和服务,共享数字发展红利。
无障碍环境建设还要更新观念。需要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是残障群体的弹性需求,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刚性需求。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8500万,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加上孕妇、婴幼儿和病患等群体,我国现实和潜在障碍人群规模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无障碍环境的刚需群体将持续增加。因此,无障碍环境不是小众群体的“特惠”,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普惠”,每个人都是无障碍环境的需求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有到好”,是增进民生福祉、守护幸福底线的内在要求,让我们发挥社会合力,共同构建全龄友好的无障碍环境,绘就城市发展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