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捕风逐日再启航

本报记者 王金虎

这两天,在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现场,骄阳似火,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数十台塔吊不停旋转着铁臂,施工现场如火如荼。

“这个总投资450亿元的风电项目可谓是大风‘刮’来的!”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伟风趣地说,作为渤中风场风电设备的全产业链供应方,山东能源集团与渤中海上风电基地的核心区域——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力打造了这片产业园,集中布局了海上风电核心部件制造等产业链项目,着眼打造千亿元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如今,李伟把自己转型发展海陆风电、光伏发电的工作概括为“捕风逐日”。他告诉记者,2020年7月,重组后的新山东能源集团提出“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的愿景,在巩固发展煤炭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发力新能源等三大新兴产业。“我们在发展新能源上也要走在前列。”去年4月,李伟加入了山东能源新能源开发专班,首战便与15家央企同台竞标渤中海上风电主导开发权,最后成功胜出。随后,他牵头组建了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公司,吹响了新能源产业落地实施的冲锋号。

资源争取到了,如何利用好、开发好成为摆在李伟面前的难题。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投资大、审批手续多、建设周期长,实际操作难度很大。为此,他带领团队科学编制建设方案,仅用99天就完成项目核准,刷新国内海上风电核准最快纪录。为将渤中海上风电做成全国首个平价项目,他千方百计“抠”成本,仅用8000多万元就完成以往需2亿多元的各项前期工作;推动海上风机迭代升级,仅主机就比同类型节省投资27.8亿元……

6月21日,随着最后一根风机叶片与轮毂在近130米高空精准对接,山东首台平价海上风机在山东能源集团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成功完成吊装,为当年盈利、年内并网90万千瓦的目标打下基础。“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将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一次性建成的智慧化、数字化风场,每年可提供绿色电量16.98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1.9万吨。”李伟说。

作为山东海上风电的“链主”,李伟带领团队以渤中海上风电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以资源带产业,让上海电气、中国海装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速在产业园区集聚。“渤中海上风电项目正成为山东能源集团绿色低碳转型的亮丽名片,在助力东营这座‘老油城’走出绿色转型新路子的同时,也推动山东能源集团加快转型步伐,蹚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李伟表示。

2022-08-17 本报记者 王金虎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9407.html 1 <p> 捕风逐日再启航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