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从内陆走向开放前沿
“飞晚班时,俯瞰大地,夜色中的连霍高速公路流动的灯带特别醒目。”乌鲁木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飞行员们常在贯穿新疆东西的连霍高速(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上空飞行。“最初两年,晚上没什么车流;现在车辆穿梭不息,连霍高速公路越来越忙碌了。”飞行员们告诉记者。
进出新疆公路夜间车流的变化,折射出祖国“西北角”发展的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发挥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连接两个大市场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与内地省份和毗邻国家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已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眼下,新疆积极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正从通道经济迈向产业经济。今年上半年,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9.04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居全国前列;外贸进出口总值915.1亿元,同比增长39.1%,创10年来同期数据新高。如今,经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过境的中欧班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一半以上。
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
“开通中吉乌公铁联运,可将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优势相结合,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比传统国际铁路联运模式节约3天到5天。”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经理李铁辉告诉记者。7月28日,满载布料、棉纱等货物的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发运,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抵达喀什火车站后,货物再通过公路运输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中吉乌公铁联运将助推外贸跑出加速度。”乌鲁木齐海关所属乌昌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趟班列采用集装箱“铁路—公路”国际多式联运方式,实现了新突破。该线路可有效缓解新疆段中欧班列通行压力,实现开源分流。同时,丰富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跨境运输方式,提升了区域内集货能力,扩大了陆港区辐射半径。
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是新疆加大开放力度、繁荣外贸的缩影。新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过程中,重点打造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优化中欧班列运输组织。特别是今年以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稳外贸等政策措施,中欧班列蓬勃发展。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支持出口基地扩量增效,力促农食产品跨境贸易便利……除了推进中吉乌国际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乌鲁木齐海关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新疆出口额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增长。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外贸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着手制定外贸企业白名单制度,支持重点外贸企业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材料运输和产品出口一度遇到困难,海关等部门积极为我们解决物流难题,现在从申报到出境5天内就可完成。”新疆新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物流经理彭华表示。
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海关新增备案企业130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83.7%,增幅创历史新高;至6月底,关区注册备案企业总数突破1.5万家,达到15132家。乌鲁木齐海关副关长李开益表示,将持续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进出口企业成本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新疆外贸高质量发展。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是保障,壮大特色产业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持续在保障能源供应和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发力,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今年7月下旬,新疆能源集团无孔纳米微晶材料项目在若羌工业园区开工,计划年底投产,若羌县将成为全球最大产能纳米微晶材料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和国内新型环保应用技术示范基地。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以若羌县高纯度石英矿为原料,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国强表示:“我们将立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能源优势产业延链、补链、拓链、强链,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新疆资源富集,当地立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积极推动能源资源科学开发和就地转化,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同时,新疆着眼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资源密集型产业提质增效。
一块煤的附加值有多高?在新疆哈密采访时,每一家煤化工企业都有自己的答案;就是同一家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答案。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哈密思变、求变、谋变,煤基化工产业文章越写越深、越写越长。
煤变碳、煤变油、煤变材料……谈起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的煤炭资源,新疆新伊碳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志钢如数家珍:“这里的煤炭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高含油率,是优质的富油煤,特别适合发展煤化工。”
在这家企业入驻的淖毛湖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区,工业产品有煤制甲醇、煤焦油、提质煤、聚丙烯、甲醛、甲缩醛等,去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15亿元,甲醇、甲醛、煤焦油等产量增长8%以上。伊吾县委书记李光泽介绍,园区已形成了完整的煤制甲醇、煤炭分级分质综合利用两个主导产业链,实现了初级煤化工产业向现代煤化工产业转型。
如今在哈密,被称为“工业粮食”的煤炭,不仅从初级原料变身为“加工半成品”,还从“粗粮”变身为“细粮”。今年一季度,年产百万吨的煤制醋酸及下游产品一体化项目在哈密启动,以煤和中水等为原料生产醋酸、醋酐,填补了新疆化工行业空白。“这个项目实现了碳和氢的高效利用,可大幅度降低碳排放,产品应用广泛。”项目建设方新疆中和合众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施赵健说。
将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新疆是个好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积极树立和推介这一整体品牌形象,努力将旅游品牌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以文化旅游业发展成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绵延起伏的草原,翠绿成片的松林,秀美高耸的雪山……夏日时节,山林深处凉爽的乌苏市白杨沟镇乌斯图景区内,欢声笑语不断。努尔扎提·哈木扎在景区经营牧家乐,毡房内坐满了游客。“现在是旅游旺季,一座毡房一天能收入1500元以上。”自2019年起经营牧家乐的他,从2座毡房起步,如今已增至5座,在旅游旺季依然供不应求。
乌苏市白杨沟镇是S101线“天山地理画廊”沿线乡镇,坐落着乌沙安集海大峡谷、乌斯图、乌拉斯台、古岩画景区等,旅游资源丰富。为提高接待能力,白杨沟镇投入近百万元,通水电、建厕所和卫生厨房,鼓励牧民办牧家乐。
“让好风景有好‘钱景’,通过发展旅游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白杨沟镇党委书记李自兴说,目前乌斯图景区可同时接待1500人就餐和住宿。今年入夏以来,已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60余万元。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旅游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大,在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从自然风光到民俗风情,从历史文化到时尚潮流,各地不断深挖潜力,释放发展新动能。
手工作坊、特色民俗、文化展馆、光影演艺……近日,和田县约特干故城开城迎客。作为古代于阗国国都,约特干遗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当地以“一城两风情,一店一故事”的方式,让游客大开眼界。参加开城仪式的湖北游客李彤说:“白天的游览让我感受到了古于阗的繁华,夜晚的演出则让人梦回古国。”
一处处好风景、一个个新业态,在不断擦亮“新疆是个好地方”金字招牌的同时,也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7781.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1.42亿元,旅游业复苏势头强劲。
当前,新疆正通过系统谋划,做好资源开发;加大开放力度,激发消费潜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壮大市场主体,优化发展环境;拓展市场营销,擦亮旅游品牌;深挖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挖掘旅游潜力,打造新的增长点7项重点工作,推动新疆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
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开放型经济,是一个地区开放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疆在迈向对外开放前沿的同时,加快对内开放,日益繁荣的旅游经济,成为这块广袤的西北内陆将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深化双向开放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