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8省市列入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跨境资金统筹使用节成本

本报记者 姚 进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迎来扩围升级。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上海、广东、陕西、北京、浙江、深圳、青岛、宁波等地开展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进一步优化管理政策,便利跨国公司企业跨境资金统筹使用。

近年来,人民银行、外汇局积极支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运用。2021年3月,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在北京、深圳开展。试点以来,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办理规模合计近500亿美元,显著提升了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统筹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汇兑风险及财务成本,以高水平的资金管理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试点政策扩围升级

“这次试点扩围是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后推动的。”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与第一批试点政策相比,此次试点政策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增加试点地区和企业数量,进一步扩大了政策覆盖面;二是允许跨国公司在境内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三是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收支业务,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具体来看,最新试点适度提高了外债、境外放款额度;允许主办企业结汇资金直接进入人民币国内资金主账户;给予企业一定自主购汇额度,允许企业在额度内提前购汇,购汇所得外币资金可进入国内资金主账户;允许主办企业通过国内资金主账户办理境外成员企业与境外主体间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该业务占用主办企业经备案的外债集中额度等。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是对原有本外币资金池政策的整合升级,综合了两个资金池政策优势,在适度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释放更大的政策红利。“提高业务准入门槛的主要考虑是对信用等级较高、国际收支规模较大、运营规范的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基础上给予更为优惠的便利化措施。”上述负责人说。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将给跨国公司带来哪些“实惠”?业内人士认为,该业务能够切实降低企业的资金运营成本。一方面,试点进一步便利了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结汇、划转和使用,降低了集团内部资金调配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一定额度内意愿购汇,给予了跨国公司更大的自主性,便于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更为灵活地管理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

“这是中国稳步推动资本项目开放、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又一重要举措,更是对跨国公司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试点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集团跨境资金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统筹配置资源,将有助于提高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也是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

“过去,中资企业对资金调配需求更强,外资企业更加青睐资金集中收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将拉平本外币政策差异,有效集中监管资源,节约监管成本,便利跨国公司资金集中高效运营。

在业内人士看来,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既能够在宏观审慎原则下满足企业正常经营的资本项目跨境收支,又为成员企业的资金流动提供了可行路径,对于推动跨国公司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企业需求出发

截至目前,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已开展一年有余,从企业需求出发是试点政策一直坚持的“落点”。2021年3月,为支持超大型跨国公司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并优化运作,外汇局会同人民银行共同研究形成该业务试点方案,对超大型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进一步优化管理、简化手续,在双向宏观审慎管理、境内资金划转、意愿购汇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化支持。该试点首先在北京、深圳两地,各选取5家信用等级较高的大型跨国公司企业落地实施。

事实上,早在首次试点启动当日,部分企业已经完成备案并开展业务。例如,中化集团在试点业务备案完成当日快速办理了首笔外币外债借入业务,金额1000万美元,并将该笔外币外债资金直接下拨至境内成员企业外币账户结汇使用;中粮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航空工业集团也于完成备案当日办理了跨境本外币集中收付、人民币境外放款以及意愿购汇等业务,实现了业务种类全覆盖、全落地。

首批试点企业之一的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音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民营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产品100%外销,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新兴市场国家。

2021年3月起,传音集团通过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办理经常项目集中收付。在其有关业务负责人看来,获批试点提高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节约财务运行成本。“上线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后,通过政策和账户整合升级,集团内各家企业无须开设不同的账户,境内资金划转无须通过委托贷款框架,进一步便利了资金归集和调拨。”他解释,在额度内可根据企业需要随时进行资金调拨,批复内的子公司业务均通过资金池进行集中结算,结算效率明显提升,同时也减少了财务人员大量的手工操作,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数据显示,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切实起到了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截至2022年3月末,北京、深圳10家试点跨国公司办理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金额合计近500亿美元,节约财务成本约9000万元人民币。下一步,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涉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全流程防范风险

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是金融管理部门一系列改革开放和助企纾困举措的延续。这些举措还包括:在全国推广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提升跨境贸易新业态结算便利性;拓宽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积极服务企业管理汇率风险,多措并举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在部分地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

近日,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在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方面继续要求“稳步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工作”,并“加强预期管理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

在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项下如何防范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记者了解到,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项下,对试点企业实现了全流程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具体措施贯穿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

具体来看,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称,一是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区分跨境融通资金性质(外债/境外放款)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宏观审慎管理思路,根据国际收支形势变化合理设定外债和境外放款集中额度上限,并可在必要时进行逆周期调整。

二是保留登记管理抓手并坚持交易留痕。为了解企业实际业务全貌、实施有效监测、保留管理抓手并最大程度便利企业,外汇局在为跨国公司办理备案时,为其办理一次性外债和境外放款登记,并通过关联国际收支申报数据采集跨境资金流动信息。

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资金池业务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强化对资金池业务的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核查、检查,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具体情节,对风险较高的跨国公司和合作银行进行约谈、发放风险提示函、通报批评或要求其限期整改。

2022-08-05 本报记者 姚 进

8省市列入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8654.html 1 <p> 跨境资金统筹使用节成本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