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东莞先知大数据董事长、数据科学家余旸——

在行业留下闪光印记

本报记者 郑 杨

灿烂的笑容,黝黑的脸庞。在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知大数据”)展厅内,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余旸的照片与记者眼前的本人有些反差。“那是我3年前的照片。”余旸笑道。

那黝黑的皮肤,是余旸回国创业初期在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间当了8个月铁路探伤工后留下的。自2018年从美国回国至今,1500多个日夜里,这位数据科学家带着他的团队一路奔跑,在烈日下的铁路钢轨上、在轰鸣的工厂车间里,采集数据、分析挖掘,转化为智能产品:钢轨探伤智能生态产品已运用于中国26%的铁路;电子工位系统为企业打开良率丢失的“黑匣子”,在东莞支柱产业大规模试用中备受欢迎……

“数据不会说谎。用数据和科技降低行业决策的成本和门槛,是我们的使命。”余旸说。

追随兴趣找到方向

生于浙江杭州市的余旸,可谓是踩上时代节点的幸运儿。由于父亲从事信息化相关工作,余旸初中时便接触到编程,学习了数据库。从小充满好奇心的他,从此打开了技术的大门。

追随自己的兴趣爱好,余旸读大学时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当时,国内各类信息系统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数据都需要用信息系统管理起来。”余旸回忆,读博士期间,他参与了三峡右岸电站的土方、进度等数据管理,也暗自定下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走遍金沙江、澜沧江等大河大川,以信息化服务国家建设。

2007年,余旸赴美国,先后攻读了两个博士学位。毕业后,受聘成为美国一所理工大学的助理教授。此时的他却开始考虑回国发展。“那时,国内数字化浪潮和人工智能技术均处于萌芽阶段,很多科研成果都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国计民生中存在大量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机会,等着人们去发掘。”余旸说。

2018年,他与北航读书时期同宿舍的好友、精密仪器和人工智能科学家梁帆博士联合创立先知大数据。他们一致决定,一定要走到离用户最近的地方,找到行业痛点,让技术真正落地。考察对比多个城市后,他们选择了粤港澳大湾区,扎根工业土壤最为肥沃的“世界工厂”东莞,开启了用数据赋能产业的创业路。

“弄脏”双手摸清门道

2019年,工信部公布全国首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优秀技术供应商,先知大数据与许多知名企业一起上榜,是入选的17家企业中最“年轻”的一家。

先知大数据的优势在于“技术落地”。数据科学飞速发展,为什么却常常难以驱动产业发展?就是因为“技术落地”的道路布满荆棘和泥泞,正如回国后余旸和团队所做的第一件事——研发钢轨智能探伤产品。

余旸回国后一边创业,一边在北京交通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中铁成都局一位领导回母校求助:“我管辖的西南几个省份铁路断轨特别多,怎么解决?”校领导建议用数据科学来支撑检修,并推荐了余旸。

如何判定一根钢轨里面有伤?这是一门大学问,需要从头学起。“但我真没有预计到,一周、一个月、半年……我们最终在沪昆线、川黔线、内六线等线路上待足了8个月。”

地质特殊的四川、贵州、重庆、云南昭通等地,只占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的一小部分,但断轨数量在2017年以前却很多。8个月里,无论烈日还是暴雨,余旸和同事们都背着仪器,像小学徒般跟探伤工们学习如何靠锤子敲敲打打去研判,把他们脑中一点一滴的宝贵经验量化、固化,形成算法,转移到智能化设备里。“由于常年风餐露宿,80%的探伤工都有关节炎和胃溃疡等职业病。越了解他们的不易,就越想帮助他们。”余旸感叹。他带着团队边学习、边研发,到了第七个月,算法的准确性已经与一个全国探伤大赛冠军相当了;而到第八个月,精确度已经超过七八个高手“会诊”的结果。

又经历3年漫长的人工与机器对比实验和迭代,如今,一整套钢轨探伤智能生态产品——“扁鹊”探伤车、“仲景”分析仪、“华佗”大修决策平台已运用于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钢轨。

“探伤工作变得简单高效了,过去1名探伤工5年才能出师,现在3个月就能快速上手。而且智能产品解决了精准化换轨难题。”余旸告诉记者,“中国高铁已运行超过10年,钢轨也将进入断轨频发的高风险期。到底如何安排换轨和大修计划?智能算法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决策方式,把‘周期修’转变为‘状态修’。不仅能节省资金,还能大大降低风险。”

除了轨道交通,扎根东莞这几年,余旸还带领团队深耕智慧水务、食品安全等领域。“我们已做了超过20个项目,每一次探索、学习、研究的过程都是极其不易的。”他说。

“一个行业痛点长期解决不了,背后可能有技术、决策等各种原因,只有走到行业深处、‘弄脏’双手才能摸清楚。”余旸说。

在奔跑中调整姿态

前不久,东莞市东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在先知大数据的新研发基地内启动,余旸手机通讯录里多了许多前来“问诊”的企业。

为制造业赋能是余旸回国之初就看准的方向,拥有18万家工业企业的东莞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天地。创业4年,他一直在不停地奔跑。企业的团队规模、专利、营收、纳税等指标每年都以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企业还进入新能源、智慧医疗等领域,与海康威视、华为、中国移动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从数据科学家变为创业者,要做项目又要带学生,余旸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很适应这样的转变:“我觉得很幸运,这么多年来,我所喜爱的、所擅长的,我天天想的和做的都高度一致——用数据科学研发落地来解决行业问题。”但他还是感到了做企业的不易,“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管理、财务、法务、金融……很多都在我的知识体系之外”。

“什么事都不可能那么完美,先跑起来再说。”他一直这样对学生和团队伙伴讲,“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很多工作说启动就启动了,根本来不及做太多准备。等准备好,机会也就失去了,只能在奔跑中调整方向和姿态”。

现在,余旸最大的担忧还是人才。“我们缺乏能在学科交叉领域解决问题的人才。”他通过教学和创业,力图培养出一批这样的人才。先知大数据200人左右的团队中,90%是来自高校的研发人员,20%为海归硕士、博士。他引导团队成员们快速学习,迅速成为领域专家,并鼓励他们在行业一线摸爬滚打。

余旸说:“趁年富力强之时,在行业发展中留下闪光印记,应该就是理工科学子最大的成就感吧。”

2022-07-30 本报记者 郑 杨

东莞先知大数据董事长、数据科学家余旸——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8376.html 1 <p> 在行业留下闪光印记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