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水源头仓廪实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里,技术人员重复着数十年如一日的水质检测工作。中心监测科科长宋俊丽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水标准,水质状况优良。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南阳市淅川县的水利设施、移民新村等,实地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在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引水闸运行情况,随后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并察看现场取水水样。

位于渠首附近的九重镇邹庄村2011年6月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搬迁到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利用南水北调移民村产业发展资金建立起来的丹江绿色果蔬园基地,实地察看猕猴桃长势,详细了解移民的就业、增收情况。离开村子时,总书记祝愿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总书记来了以后,乡亲们干劲更足了,村里一年时间里发生了很大变化。”邹庄村村委会副主任邹会彦告诉记者,为更好支持邹庄村发展,淅川县提出建设“大邹庄”,邹庄与邻近的水闸、下孔、孔北等村成立联合党支部抱团发展,引进南阳一拱农业等龙头企业,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特色种植和智慧农业。此外,大邹庄村还成立了掘井人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为核心统一管理,村民入股参与分红,每股1000元,每股每年有150元保底收益。

邹会彦说,村里还成立了旅游公司、劳务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挖掘村里的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夏粮生产情况,在赴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看到丰收在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今年是收成最好的一年,大家种粮积极性都上来了。”在南阳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智慧农业示范区的麦田内,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冀洪策说,“今年我们实现了两个85%:第一个是全市有85%的地块亩产超过了千斤,第二个是全市有85%的地块小麦容重超过了770克每升,品质较好。”

“去年小麦普遍晚播,但政府和农民自身都很重视,配合专家选取优良品种,积极调整小麦的品种布局,采用一喷三防全覆盖等管理措施,让丰产有了保障。”李洼村种粮大户刘飞告诉记者,今年他流转土地种植的2000亩小麦仅用一天半时间就完成了收割。

由邓州市政府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成立的国家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承担了杂交小麦科研和产业化的重任,二系杂交小麦在邓州规模化制种,产量连续多年突破300公斤/亩,去年京麦186制种产量达352.7公斤/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南阳市小麦种子基地达2.8万亩,拥有大型种子企业18家。南阳小麦品质与产量逐年攀升,优质中强筋小麦越来越多,彻底改写了低端品种、低端价格的格局。

正值“三夏”大忙,南阳1093.8万亩小麦刚收割完毕。行走在广阔肥沃的金色田野上,只见秸秆打捆机和大型播种机驰骋于田间地头,丰收在望。

2022-06-11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5403.html 1 <p> 调水源头仓廪实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