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提升产业平台功能

图① 邹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图为邹城东华重工矿用液压支架生产车间。张克宁摄

图② 在河北成安县经济开发区北京阀门生产车间,员工在对阀门产品进行检测。武成军摄

河北成安县

产城融合提档升级

本报记者 王胜强

近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经济开发区内的北京阀门有限公司高端阀门生产车间,机声隆隆,满负荷生产,工人们在生产线前忙碌着。一个个球阀、蝶阀、闸阀等产品从智能化生产线上被制造出来,经过机加工、装配、试压、刷漆、检验、包装等流程,整齐摆放等待发往世界各地。该公司是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年产量达3万多吨,产品广泛应用于30多个领域,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阀门于2017年年底启动搬迁,整体从北京大兴陆续搬进了成安县北方阀门产业园内,成为京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移中第一个进入河北的项目。谈起搬迁的原因,公司常务副总陈丽说:“企业在北京发展空间有限,搬迁到成安县后,当地政府安排专人对我们企业进行‘一对一’全程帮扶,精准服务,定期回访,及时协调,实现了企业手续办理‘零障碍’,服务企业‘零距离’。企业新建了5座厂房,并且有自己的原材料加工车间,交货周期也从60天缩短到20天,发展空间更大了。”

阀门产业是成安县特色产业之一,通过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等,形成了集高端智能阀门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阀门产业集群。随着大批企业入驻,成安县北方阀门产业园也随之名气大涨,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目前,该县阀门研发制造企业已达22家,年产值19.8亿元。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做强园区平台,才能促进产业聚集。成安经济开发区按照‘新九通一平’要求,不断提高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逐步健全金融、商业、学校等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完善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智慧园区’等服务管理平台,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和企业聚集度。”成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兰江说。

成安经济开发区围绕推进“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提档升级,以“一区两园”模式开发建设,总体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形成了金属管材、精细板材、成套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三大装备制造集群,电子信息、应急安防、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发展也已初具规模。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北方阀门智能制造产业园、高端特种紧固件产业园、富康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园、光电显示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入驻企业达420余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6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2家,吸引就业人数2万多人。202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70亿元,实现营收698.52亿元,被评为全省特色产业示范经济开发区、全省绿色经济开发区。

近年来,成安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优化经济结构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县城与园区的连接贯通,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成安县委书记刘金仓说:“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产业是基础、是支撑。成安县坚持立足成安谋发展,跳出成安看成安,围绕打造千亿元级开发区的目标,把创新作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核心竞争力。”

江西南昌县

科创平台引领发展

本报记者 刘 兴

日前,在江西南昌小蓝经开区(同济大学)南昌汽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南昌汽研院”)的孵化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对增程器生产线进行调试。这是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研究院合作的轻卡混合动力汽车项目,预计今年11月份实现量产。

“从研发到实现量产用时18个月左右,比企业自主研发节约了一半时间,研发费用从供应链的角度上来说,大概能节约80%以上。”南昌汽研院副院长刘年风说,目前,江铃集团与南昌汽研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聚焦混合动力、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技术难题,双方签订订单合同金额超5000万元。

汽车产业是小蓝经开区的首位产业,为提升产业平台的服务功能,2019年11月份,南昌汽研院正式落户园区,该县从资金、用地、人才等各方面为研究院提供帮助。“每一次项目申报,当地政府都安排专员全程帮办,指导研究院进行政策申报,兑现扶持资金。”刘年风说。

得益于汽车科创平台的建设,目前小蓝经开区已集聚江铃股份、江铃控股等7家整车企业及李尔、江森、天纳克等205家零部件企业,完成80万辆整车和62万台汽油、柴油发动机的产能布局,是国家“双创”升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汽车零部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

为吸引更多高科技创新企业入驻,南昌县先后投入近10亿元,引进组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同济大学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等7大科研平台,逐步推动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以“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新兴产业,以“5G、VR、大数据”等为重点培育产业的“3+3+N”产业格局,传统“农业大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小蓝经开区科创中心副主任左伟义说,通过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金湖科创小镇等新型创业平台,南昌县陆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目前,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4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17家,2021年全县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5%,较上年度增加0.33个百分点,形成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山东邹城市

特色园区激发活力

本报记者 王金虎

初夏时节,在位于山东济宁邹城市的精密制造产业园,园区负责人陈宏指着一台1米多高的特种阀门告诉记者,这是应用于核电、医药领域的产品,单台售价在100多万元以上。“就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济宁首家市属地方煤矿——邹城落陵煤矿主井遗址。如今,昔日的废旧矿区变身为百亿元年产值的制造工业小镇。”陈宏说。

依靠煤电产业发展打下的工业基础,邹城在2020年3月份整合原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两家山东省级开发区,成立新的邹城经济开发区,量身打造特色产业区中园,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走出了一条县域城镇化特色发展路径。

据邹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修东介绍,开发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以邹城化工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3大区中园为主导,围绕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五大主导产业建设,辐射带动4个工业型乡镇提档升级产业,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目前,园区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产城融合带动效应凸显。今年一季度,邹城经济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6.61亿元,同比增长6.12%,占邹城全市的89.58%。

在邹城机器人产业园,只见标准化车间一字排开,人才公寓、研发办公楼、展厅等一应俱全。机器人产业也是邹城特色园区助力产城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自2013年招引落地第一家机器人企业以来,邹城始终把机器人作为引领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集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公共配套服务、整机企业孵化、系统集成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园区。

“邹城将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转型,形成‘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研发+行业应用’的产业链条和生态圈,推动当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步伐。建设机器人产业园有效带动了当地人流、物流、科技流集聚,为本地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于洪金说。

邹城相继打造了10余个特色园区,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两促进”作用。2021年,邹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780亿元、增长24.3%,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87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8平方公里,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集中供水、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城镇化率达到65.5%。

2022-06-01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4946.html 1 <p> 提升产业平台功能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