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的“两邻”社区

本报记者 孙潜彤

近日,记者来到“两邻”理念的发源地——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解读居民的幸福密码。

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搭积木,直到摆成金字塔状,70岁的多福社区居民任秀娟才松了一口气,“咱们几个老姐妹常到社区活动室来玩,每天可乐呵呢”。她觉得,现在的邻里之间比亲戚还亲。

2013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福社区考察。在下岗再就业职工丛龙江家里,习近平关切询问社区服务好不好、实施暖房工程后冬天温度能提高几度、家里还有什么困难,祝福一家人把日子过得更好。习近平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明确提出“两邻”理念——“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这些年,总书记的叮嘱是多福社区发生变化的巨大动力。社区变美了,邻里和谐了,居民一起参加活动,就像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沉浸在回忆中的多福社区80岁居民郭东辉说。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从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发端、扩展开去,影响带动了全国。一晃10个年头过去了,多福社区咋样了?

经过两次全方位改造,拥有近40年历史的老社区路面更加整洁、环境更加宜人……小区“颜值”提高了,居民心里也更亮堂了。74岁的邵玉凤说,如今邻里间交往多了,闲置物品交换、绿地认养等多项活动也增进了居民交流。逢年过节,社区还有一系列福文化活动吸引居民走出家门。比如,两邻文化节期间,居民通过舞蹈、诗朗诵、合唱、京剧等形式展现自己的幸福生活,邻里感情在互动互助中不断升温。

在社区两邻体验馆内,记者看到几位居民正在做康复理疗。社区请来了专业康养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健康体检、康复理疗、心理咨询等服务。多福社区党委书记孟晓丹说,社区正尝试调动社会组织,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服务惠民,形成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多福社区的“样板间”逐渐成为沈阳市乃至辽宁省社区建设的“标准间”。沈阳市秉承“两邻”理念,聚焦打造全国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的总目标,大力实施党建聚邻、服务暖邻、科技安邻、社会助邻、和谐睦邻、文化亲邻工程,全面打造幸福家园。

近日,沈河区文翠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小雪收到88岁桑大爷手写的特殊“锦旗”。今春沈阳新一轮疫情期间,沈河区街道社区干部建立了143个小区联民微信群,听民声、问民苦、解民难。桑大爷是独居老人,买菜吃饭成了问题。张小雪每天给老人送去新鲜蔬果和生活用品,这一送就持续了一个月,桑大爷深受感动。

“群众所盼的,就是党和政府要办的。在总书记提出的‘两邻’理念指引下,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沈阳不断推动城市治理精耕细作,让需要帮助的群众都得到帮助,每个人都不掉队。”沈阳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让振兴成果惠及群众,是推进全面全方位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过去一年,沈阳共开展“两邻”社区建设试点458个,推进邻里项目1161个。目前,已组建1.2万余个楼院党小组、1.8万余名党员中心户、4400余支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夯实了“近邻胜远亲、邻里一家亲”的治理基础。同时,充分发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基层治理优势,推动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鼓励和支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将社区“独角戏”变成驻区“大合唱”。沈阳市已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1万余个,开展为老、助残、托幼、济困等服务2775场次,惠及居民53.6万人。

2022-05-30 本报记者 孙潜彤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4808.html 1 <p> 建设幸福的“两邻”社区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