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点穴式”专项执法点赞
不久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2022年第一轮市级“点穴式”专项执法行动,选取了朝阳、丰台、石景山、门头沟、房山、通州、密云和经开区的8个街道(乡镇),开展为期一周的帮扶检查。全市共检查各类企业和点位183个,发现存在问题的点位101个,涉及各类环境问题118起,主要以扬尘和餐饮油烟问题为主,均移交属地相关部门办理。
这其中,“点穴式”发现问题、一击即中的方法值得关注。
近几年,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究其原因,“天帮忙”的因素不能忽视,但“人努力”的实干才是首都蓝天碧水常在的关键。从聚沙成塔的“一微克”行动,到一抓一个准的“点穴式”执法,是见诸报端颇多的环境执法形式。明面上看到的是执法环节的一针见血,难得一见的是相关部门扎实调查“当面锣对面鼓”的幕后功夫。从2018年起,为帮扶指导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街道(乡镇)解决“卡脖子”问题,提高属地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每年组织实施“点穴式”专项执法行动,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此基础上,2022年“点穴式”专项执法行动,在点穴对象确定、帮扶属地查找问题等方面,更加突出精准性。
想让“点穴”更精准,需要执法、监测、管理等部门建立会商协作机制,确定“穴位”。监测部门根据季度、月度、一周等不同时间跨度及空气质量排名数据和问题线索提出初步名单;相关管理部门则根据管理要求、日常工作发现问题等信息,对“点穴”名单和执法重点提出意见和建议。经综合会商,最终确定“穴位”。
执法不只为发现问题,更为解决街道(乡镇)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实现“标本兼治”。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在借助在线监控、用电监测、热点网格等科技手段,发现查处环境违法问题之余,还要根据各街道(乡镇)具体情况,系统查找不足,实现全面系统、精准有效“把脉问诊”。
真正让“点穴”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把执法效果发挥到最大的,是坚持按照检查、申诉、移送、整改、反馈、复查、督察“七步走”程序,推动层层落实责任,真正解决问题。在移送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召开各执法组、区级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属地街道(乡镇)三方座谈,督促相关部门制订措施推进整改。
像“绣花”一样搞好城市管理,正是要在细微处下功夫、见质量。用慧眼发现问题、找出症结,进而解决问题,“点穴式”执法对执法效能最大化的探索还在路上。但这种围绕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深耕细研,科学组织的执法形式值得探讨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