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本报记者 曹红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指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战役,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清洁能源替代,从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到区域联防联控,蓝天保卫战全面发力,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场没有退路的阻击战

PM_2.5,在2013年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那一年新年刚过,多地空气质量数据纷纷爆表,我国东部平均雾霾天数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

解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向雾霾宣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成为一场没有退路的阻击战。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_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随后,原环境保护部与31个省份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各地立下保卫蓝天的“军令状”。

2018年,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部署下,大气污染防治接续攻坚。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散煤替代,连续5年推进秋冬季攻坚行动,加快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坚持不懈的治污攻坚换来了天空“颜值”持续提升。

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民邹毅坚持每天以照片形式记录北京的空气质量。9年来,邹毅记录的北京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过去被京津冀百姓视为“奢侈品”的蓝天白云,如今成了微信朋友圈里的“常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度评价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认为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北京奇迹,为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成都市民骄傲地说,坐在家里,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百里之外的西岭雪山,感受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2021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9天,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能够遥望雪山的天数也达到70天左右。

2021年,全国339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7.5%,比2015年上升6.3个百分点;PM_2.5浓度平均为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4.8%。北京市PM_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山西省PM_2.5年均浓度迈进“30+”;吉林省PM_2.5年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一场负重前行的攻坚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指出,我国仅用7年左右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十几年甚至30年的空气治理进程。他认为,在成功治理空气污染的同时,我国还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

我国北方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河北廊坊市文安县曾一度在左各庄等3个乡镇开办了700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和摊点。每日进出的货运车辆不下5万辆,5000多家原料企业排放粉尘,上千台燃煤锅炉浓烟滚滚。

在“散乱污”企业治理的疾风骤雨中,文安县壮士断腕,关停6800多家“散乱污”企业和摊点,拆除1529台锅炉,当地群众告别了“灰头土脸”。文安县在阵痛中走上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治理后的人造板行业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实现了转型不失速、发展有质量,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清除大气中的雾霾,先要清除头脑里的“雾霾”,这是比经济转型更难的攻坚。

要想破除“唯GDP论”的政绩观,“发展经济和治理污染是跷跷板两头”的发展观,环保“一刀切”的懒政、怠政、庸政,必须来一场思想上的自我革命!

考核问责、公开约谈、专项督察……环环相扣的政策约束,让大气污染治理的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这不仅是一场生态保卫战,也是一场发展方式的攻坚战。

向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发力,“十三五”期间,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累计达9.5亿千瓦,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产能6.2亿吨;

向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发力,2017年至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由60.4%降至57%左右;

向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发力,自2015年底以来,全国淘汰老旧机动车超过1400万辆,新能源车保有量492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从20%提升到60%以上。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长20%以上。

这不仅是一场全民“马拉松”,也是科学家们的“障碍赛”。

2017年,有关雾霾的形成机理与治理成为总理基金项目。2000多名科技工作者为此奋战3年,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个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驻点研究,基本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以PM_2.5为特征的大气重污染成因。

从摸清重污染天气的成因到准确预报重污染天气过程,从建立健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到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环境治理能力的跃升。

一场力度不减的持久战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成为蓝天保卫战的主旋律。

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总计207亿元,与2021年的125亿元相比增加82亿元,增幅为65.6%。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开展减污降碳等相关工作,主要包括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业污染深度治理、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促进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PM_2.5浓度仍然处在高位,我们离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险峰说,“重污染天气还是会经常出现,特别是在秋冬季,在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不光影响大家的感观,更重要的是对老百姓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地区特别是重点地区臭氧浓度在夏季还有缓慢升高的趋势。”

打好重污染天气歼灭战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重污染天数的比例降到1%以内。”吴险峰说,要坚持标本兼治,除了结构性的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等调整优化,还要有治标措施。结合空气质量预报,及时启动一些重污染应急联防联控措施,坚定不移削减污染物排放。

重点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有效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持续提升空气质量,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虽然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目前稳中向好,但要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将咬定青山不放松,编制实施好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落实落细各项任务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2-05-25 本报记者 曹红艳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4573.html 1 <p>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