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亦垄断 衰亦垄断
曾经每个人上网几乎必备的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将于6月16日正式退役,留下的是不足2%市场占有率的尴尬地位,以及无数用户和开发者对产品的吐槽。回顾IE浏览器的生命周期,可谓“兴亦垄断,衰亦垄断”。
1995年8月,微软发布了划时代产品Windows95操作系统,不但奠定了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中的统治地位,也极大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IE浏览器作为系统默认浏览器也随之快速成为市场主流。数据显示,1998年,IE浏览器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浏览器,200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95%。
基于Windows系统的垄断地位,IE浏览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对手。但是,垄断地位可以成就一款产品,垄断心理也可以摧毁一款产品。长期的高市占率,让微软认为IE浏览器已十分完善,逐渐放慢了更新和优化的速度。
在产品迭代速度惊人的互联网市场,这种故步自封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给竞争对手提供了超越良机。苹果的Safari浏览器、谷歌的Chrome浏览器、火狐浏览器等产品坚持迭代完善,吸引了大量用户,一步步蚕食了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
据统计,Chrome浏览器在10年内进行了多达70次更新,IE浏览器却在6.0版本发布后的5年内,居然没有进行功能修正。
在研发投入上的差距,逐渐体现为产品性能和体验的差距。相比其他浏览器,IE浏览器速度慢、功能单一、安全性和兼容性差等问题越发明显,逐步被用户抛弃。2015年,在Windows操作系统依然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情况下,IE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不足20%。曾经的垄断者,变成了落伍者,乃至被淘汰者。
IE浏览器的命运再次讲述了这样一个市场法则:没有长久屹立不倒的产品,对于一款产品乃至一家企业来说,最宽广的护城河是不断坚持创新,永远保持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