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站位规划香港金融发展
香港特区新一届行政长官人选李家超在参选政纲中提出从九个方面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和支持。国际金融中心是香港最亮丽的名片,金融业吸收了27万人就业,占总就业人口的7%,金融业的表现是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指标。站在新起点,香港需要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进取的态度谋划金融业发展。
首先要认清时与势。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在于“背靠祖国、联系世界”的区位优势和“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在于“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金融制裁手段翻新烈度升级,对国际资本的布局取向产生了革命性冲击。货币之间的硬脱钩,全球支付系统的剔除,主权及私人资产的冻结,这些理论上的极端手段已经在现实中出现。香港需要树立“底线思维”,既要挖好保持自身优势的“护城河”,又要建好防范外来冲击的“防火墙”,确保全球投资者和财富管理客户的资产安全。
其次要融合内与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香港特区的独特作用不会削弱,只会增强。内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迈向中高端,贸易伙伴遍全球,居民收入稳增长,这就产生了海量的对外投融资需求、贸易往来需求和财富管理需求。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家推出了“一带一路”等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为香港发挥高度国际化、专业化优势提供了用武之地。精准定位自身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坐标,香港才能当好新时代的“超级联系人”。
再次要把握动与静。香港有一种叫“八达通”的支付卡,自1997年推出,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购物、餐饮、游览等消费场景,成为港人及来港游客的标配。如今在电子钱包的总额中,“八达通”卡占比已经不足1%,更多人使用扫码支付手段。“八达通”给人的启示是,在科技进步的浪潮面前,“传统优势”也可能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香港在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比中拥有多项优势指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来巩固提升。自由、安全、便利的标准可以静守不变,科技进步的浪潮、投资需求的趋势不能无视,主动作为才能保持领先。
回归25年来,香港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和两次疫情的冲击,也经受住了社会动荡的考验,在中央支持和自身努力下,保持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稳定。站在新起点上,香港必能行稳致远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