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合作 减少灾害损失

本报记者 李学华

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屡屡发生。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加剧了各种不利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目前,各方已经形成共识,防灾减灾迫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全球共同努力减少灾害损失、降低灾害风险,对于消除贫困、饥饿,打破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壁垒至关重要。

灾害损失急剧增长

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DRR)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间,全球共发生了7348起重大灾害,造成约123万人死亡,42亿人因此受到影响。同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97万亿美元。从整体上看,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急剧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大幅增加,包括洪水、干旱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

更严重的是,疫情与自然灾害叠加,使许多国家陷入困境。202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数新增了3000多万。据保险行业估计,仅2020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高达2100亿美元,比上一年高出25%以上;其中农业部门首当其冲,占统计损失的60%。另据世界银行测算,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极端天气每年使2600万人陷入贫困;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9700万人陷入贫困。

目前,全球变暖趋势依旧明显。据国际气象组织估计,未来5年中,全球年平均气温有40%的可能暂时升至比工业化前高1.5℃的水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报告预计,气候变暖将导致严重的“热浪”问题,温暖季节更长,寒冷季节更短,各国将遭遇更严重的洪水和干旱。联合国防灾减灾署2021年全球干旱评估报告则指出,受气候变化影响,在未来80年内,129个国家和地区的干旱风险将增加。

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要有效降低灾害风险,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2015年3月份,在日本仙台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上,《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简称《仙台框架》)通过,这是国际社会在防灾减灾合作方面达成的第一份重要协议。《仙台框架》确定了七大防灾减灾目标,其中“目标F”就是“通过充分和可持续的支持,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以补充其到2030年实施本框架的国家行动”。

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缺乏足够的预警系统。同时,当灾难来袭时,薄弱的卫生系统和基础设施无力支持,数十年的发展成果可能在一瞬间化为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和风暴加剧对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威胁。只有在灾害风险管理方面开展公正和包容的国际合作,才能充分应对这种全球紧急情况。为位于小岛上的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减灾国际支持,增强其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减少灾害风险和损失,对于挽救生命、消除贫困和饥饿、减少经济损失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义重大。

当今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气候紧急情况和全球变暖难题。尤其是,发达国家必须“挺身而出”,不仅要兑现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还要为正在努力应对海平面上升、海洋变暖、降雨不稳定和气候变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加强防灾能力建设

预防性行动是避免灾害事件影响的关键。当国家层面的风险治理得到加强时,令人鼓舞的成果开始涌现。比如,得益于过去50年的国际支持,孟加拉国政府在国家层面实施“高效社区飓风防备计划”,大幅减少了飓风造成的死亡人数;非洲各地的预警系统成功地避免了因干旱和粮食不安全而引发的大规模饥荒;各国政府通过国际合作开发出大量早期预警系统,成功挽救了更多生命。

通过官方发展援助和能力建设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对于提高面对极端天气事件和其他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抗灾能力非常重要。自2010年以来,与灾害相关的融资趋势一直在增加,但主要用于应对灾害和从灾害中恢复,应急资金的比重远远超过重建、救灾与恢复、防灾备灾。尽管有明确证据表明,这些投资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带来了巨大好处,但只有一小部分发展援助被用于支持这些努力。

分析过去10年经合组织的数据可以看到,在2010年至2019年总计1.17万亿美元的总体援助中,只有55亿美元用于防灾备灾。也就是说,只有0.5%的资金用于灾害发生前的减少灾害风险措施。从减灾投资效益分析,这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国际融资外,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开展国际合作还应包括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部分。为减小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技术创新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差距,未来应大力推进关键技术转让工作。能力建设不仅是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05-13 本报记者 李学华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3801.html 1 <p> 加强国际合作 减少灾害损失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