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共管共享惠民生

侯 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这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公共资源管理,助力乡村振兴等指明了方向。

公共资源配置关乎社会公平。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大量公共资源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建制村实现硬化路村村通,农村电路电网数次升级改造,安全饮水等问题得到充分保障,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但与城市相比,当前乡村公共资源共管共享程度还不够高,一定程度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下一步,要建立完善共管共享体制机制,深化公共资源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公共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坚持“群众事群众办”,凝聚广泛共识。公共资源是乡村经济赖以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群众参与、群众决议、群众监督,确保公平公正、群众认可。一方面,从群众中来,主动到群众中听取、收集、掌握有关意见建议,摸清公共资源底数,调动群众参与公共资源整治利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到群众中去,把政策讲明白,将问题摸清楚。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了相关探索,理清了各类公共资源底数,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了农民主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还强化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坚持“突出重点精准干”,做到依次推进。公共资源共管共享需注意对“空心村”、农村公共资源、农村闲散土地和城镇公共资源这四个重点领域的治理。一是废弃宅基地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治理范围主要包括布局分散、破旧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村庄房屋;二是重点治理侵占道路两侧、河道、水库(坑塘)等公共资源,以及非法侵占土地、荒山等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相关行为;三是重点治理一些历史遗留工矿仓储废弃地、利用粗放的集体建设用地等;四是重点治理城镇规划“红线”内的违法违规建设活动,坚持全面清理尚未合法合规合理使用的公共资源,进一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公共资源整治成果大家享”,提高群众获得感。统筹推进建设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工作,通过村庄绿化、道路硬化以及招引产业项目等措施,有效盘活和利用公共资源,改善提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增加集体和群众收入。比如,有的地方将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小切口”,通过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与基层组织建设、增加集体收入、社会综合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022-04-30 侯 艺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3257.html 1 <p> 公共资源共管共享惠民生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