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领衔打造研发平台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柔性引进“两院院士”7名,实施重点人才项目6个……近年来,河南三门峡强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研究制定“人才科技政策30条”,大力培育发展“院士经济”,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汇聚转型发展“新动能”。

2021年以来,三门峡市带动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培育省级创新平台8个、市级创新平台98个。

院士领衔,强力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三门峡市抢抓重构重塑河南省实验室体系机遇,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成功对接刘炯天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推动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成功落地,实验室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刘炯天院士团队由19位“两院院士”、11位顶尖专家学者组成。已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钽铌铍事业领军者何季麟担任实验室主任。

目前,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研究基地大楼已竣工,近300亩的实验室成果转化科技园正在加快建设。计划用5年至8年时间打造国际一流的关键金属科研创新平台、产业孵化平台和智库咨询平台。

为加快培育产业转型增长极,当地引凤还巢,大力推进“人才回归”工程,聚焦“黄白黑红绿”优势产业,与行业院士深度合作,引领支撑产业转型发展。2021年3月,特聘中科院院士何满潮为首位“产业发展特邀顾问”,建成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门峡研究中心。

目前,何满潮院士团队已成功开展超大断面隧道物理模型试验、NPR(一种广泛应用于隧道、采矿领域,具有很强的抗震、抗冲击特性的新材料钢材)抗爆试验等多项科学试验。加快建设综合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同步推进NPR新材料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超10亿元。卢氏县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合作开展辣椒多品种育苗,转化技术成果3项,推广辣椒新品种3000亩,带动510户群众增收致富。

三门峡还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的科研攻关模式,打通企业创新“堵点”。针对冶金产业中含砷固废处置的“卡脖子”难题,成功对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与国投金城冶金公司深度合作开展高纯金属砷制备及砷化物合成技术研究。目前,项目已投入首批研发经费600万元,技术攻关有序推进,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含砷危废处置效率,延伸补强砷化物新材料产业链,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外,三门峡持续优化创新创造生态,在推进“院士经济”过程中,强化改革、优化机制,实行最优服务保障、最大力度支持。对院士领衔的人才团队,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专班服务”,加快项目平稳落地。对院士团队实施的人才项目重点倾斜支持,采取初次扶持、奖励扶持、叠加扶持“三管齐下”,优先纳入全市优质项目管理,三门峡市财政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扶持资金。同时,实行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在西安等地探索建设“人才飞地”,在飞地工作的院士团队成员可享受引进人才各项待遇,全面激发人才团队创新创造活力。

2022-04-21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2730.html 1 <p> 院士领衔打造研发平台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