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本报评论员
“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科学精准”的要求、一“小”一“大”的目标,明确了当前防控政策的发力重点,也体现了我们面对疫情的必胜决心。
近期,全国本土疫情不仅点多面广,而且多发频发,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陡升。3月份以来,疫情波及20多个省区市,中高风险地区超过400个。在如此态势下,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是必须的,也是得到人们理解与支持的。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从严从紧的态度,应该配合从实从细的方法。面对新的防疫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精准找到“针尖大的窟窿”,然后科学地防、科学地控、科学地治、科学地管,通过快速的全链条防控措施,坚决遏制住疫情扩散势头;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防控举措、诊疗方案,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的目标。
从阻击战的应急救治,到常态化的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突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有信心更有能力做到“科学”与“精准”。相关部门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提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首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已经售出;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明确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轻症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一系列因“疫”而变的调整,体现的正是快速应对的能力,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有很多从实从细的工作需要做好,包括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全面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等等。只有把相关工作做在前面,我们才能掌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在坚持之下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