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岛上探生态

本报记者 刘 成

从空中俯瞰,灵山岛似一条巨鲸横卧在碧波粼粼的大海之上。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灵山岛,探访这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如何构筑蓝色生态屏障,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在积米崖港乘上班船,40分钟左右便到了灵山岛,漫山遍野的绿树映入眼帘。“灵山岛陆地面积有7.6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0%,灵山岛自然保护区的责任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保护海洋生物、鸟类、地质地貌、林木四大类。”灵山岛自然保护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姜霞告诉记者,灵山岛从1986年就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迄今已还林3500亩。

“保护林木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在灵山岛毛家沟村一棵6米多高的黄杨树前,给记者带路的村民冯美玉自豪地说,“黄杨树被誉为‘林中之王’,这棵树已生长了800多年,大伙都知道这树金贵,从来没人折哪怕一根小树枝。”据悉,灵山岛如今共有81科、324种植物,其中百年以上的名树古木就有13棵。

沿着灵山岛水泥路面的公路环行,只见水质清澈,岸滩干净清洁,整个灵山岛呈现着灵秀的身姿。“为了保护好这里的海洋生态,我们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灵山岛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灵山岛党工委副书记佀庆叶介绍,在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居民爱护海洋意识的同时,2019年起当地实施了海域人工养殖网箱集中清理行动,累计清理海产品养殖区11处、网箱5900余个,有效降低了海洋生态负荷。“我们还招募海洋环保志愿者150余名,实施打捞海洋垃圾等公益活动,让灵山岛海洋生态始终保持洁净面貌。”

灵山岛南侧一条林木茂密的山坳带,是灵山岛鸟类的集中带。每到五六月份鱼类就洄游至此产卵繁殖,灵山岛就迎来了蔚为壮观的候鸟迁徙。“早年间,每当此时就会有人在山上网鸟。”李家村党支部委员薛东宏说,他们每年都要组织数十人的“护鸟卫士”巡逻队,昼夜巡逻,打击网鸟行为。“现在网鸟的行为已彻底绝迹,候鸟明显增多,每年至少有300多种候鸟途经此地,其中不乏濒危物种。”薛东宏说。

走在灵山岛唐泉村峭壁下的海边,可以看到各种独特的地质地貌——节理状的海蚀崖、火山石状的岩礁、刀削斧砍般的飞来石……“经过多次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海洋风暴以及地震海啸,造就了灵山岛6种地貌类型,这些地质地貌过去‘宝在深处无人识’,学者随意钻孔搞研究,还有游客撬走崖礁带回家当盆景。”姜霞告诉记者,现在这种无序状况被彻底禁止。

“我们已经实现了群防群治,岛上居民看到乱撬崖礁的,都会立刻制止。”陈志宏是环岛通勤车的司机,同时也是“护礁卫士”,他告诉记者,保护好灵山岛每一种生态,已经成为他们的信念。

生态保护让灵山岛更具魅力,来灵山岛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游客多了,当地居民纷纷开起了农家宴、民宿,更吸引各类投资者争相登岛投资兴业,目前灵山岛已建成165家特色民宿,2家海洋牧场,形成了旅游业态集聚效应。

2021-10-18 本报记者 刘 成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13354.html 1 灵山岛上探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