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银行业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访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

本报记者 钱箐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金融监管体系日益健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数字经济全面提速、金融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新环境下,中国银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启航“十四五”,银行业如何驶向未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

助力实体经济

记者:银行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对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陈卫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实现新突破,为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客观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依然稳定增长,彰显出强大的活力与韧性。2012年至2020年,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从1.24万亿元增加到1.94万亿元,年均增速为5.8%;2021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为6142.8亿元,增速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加2.4%,盈利超预期修复。

金融业的使命是服务实体经济。这些年,银行业优化调整信贷投向,持续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到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区域建设为中国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银行业紧跟区域战略步伐,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同时,金融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2017年至2020年,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年均增速为8.0%。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上,银行业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从2012年末的14.8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末的42.7万亿元,年均增速为14.2%。

绿色金融发展迅猛,积极参与全球绿色治理。2015年至2020年绿色金融在标准制定、激励机制、信息披露、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密集落地,与时俱进的政策体系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银行业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发展,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推进,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全面取消等金融开放政策加速了银行业的国际化和综合化转型。从全球化布局来看,中国银行业境外机构覆盖国家和地区从2012年的49个扩大到2020年的60多个,遍布全球五大洲,境外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翻倍式增长。

服务国内大循环

记者: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核心是依托国内大市场,扩大内需。对银行业来说,服务好国内大循环应抓住哪些着力点?

陈卫东:银行业应该从支持基建投融资需求、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和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3个方面入手,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支持基建投融资需求,夯实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根基。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和载体,尤其新基建为数字经济按下“加速键”,银行业应把握新基建带来的窗口机遇,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一是明确支持重点,紧跟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和国计民生领域,如现代化交通运输、电网和水利基础设施、城乡基础设施等,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中长期信贷占比,以差异化的授信政策优化审批流程。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为国家重大基建项目提供基本建设贷款、银团贷款、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为“新基建”提供股、债、贷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三是加强与政府、科技公司等第三方的合作。“新基建”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银行可以强化与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促进金融服务融合发展。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县域是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交汇点,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等政策实施的重要领域。2021年以来,《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等重大文件相继出台,银行业要积极落实金融引导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开拓县域经济“蓝海”。

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促消费惠民生。银行业应该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方面要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深化中小银行机构改革,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回归本源,有效匹配当地的城镇化金融需求。进一步发挥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多层次资本市场等金融支持作用,拓宽城镇化金融服务渠道。另一方面,要以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城镇化主体的金融需求,满足城镇化居民的自主创业、居住、医疗、教育等各类金融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差别化融资模式与偿债机制。此外,还要丰富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为城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建立专项基金,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提升国际话语权

记者: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新要求。服务好高水平的外循环,对银行业提出了哪些要求?

陈卫东:高水平的外循环需要健全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银行业应当把握时代变革的新格局,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及时调整和优化金融业务模式和发展策略,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坚持“立足中国,服务全球”。在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进博会等契机,深挖“走出去”“引进来”客户全球化发展需求,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

二是要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经济金融合作和双向贸易投资不断扩大,我国金融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资金融通作用。未来,“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和深化合作将向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合作等领域延伸,亟需更丰富多样的金融支持。

三是加强涉外业务的合规经营。全球大变局中蕴含的诸多风险变化需要中国金融业及时对跨境金融业务进行审慎评估和动态调整。要做好多种风险管控预案准备,加强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预警和前瞻性管理,有针对性地调整跨境业务发展策略。

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提高国际规则制定和引领能力。银行业要强化金融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能力,抓住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两大关键领域,以领先优势掌握国际话语权。把握数字货币试验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等重大机遇,深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应用,以智能生态圈建设和数字场景化服务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数字化规则制定。在绿色金融方面,中国具有制度、产品、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先发优势,要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资金、技术和资源投入,保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领先优势,为全球绿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实现规则制定与业务开拓同步发展。

2021-06-20 ——访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07435.html 1 银行业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