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北京 筑起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

本报记者 杨学聪

图① 2020年4月29日,工作人员在天坛公园对垃圾桶进行消杀作业。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图② 2021年1月26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医护人员王亚鑫(右)为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采样。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图③ 2020年6月18日,北京站工作人员在候车厅里进行消杀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4月的微风像孩子的手,轻柔地拂过脸颊。扛过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发地疫情,圆满处置了岁末年初顺义区、大兴区的散发疫情,北京在坚持必要防控措施的同时,全面铺开新冠疫苗接种,一道愈发坚固的免疫长城在首都北京拔地而起。

疫情惊心动魄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千里之外的北京随即启动“抗疫模式”——1月23日起,北京市取消包括庙会在内的大型活动。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输入,北京指定定点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全市333个街道乡镇和7000余个社区(村)都行动起来,各地返京人员接受各街道、小区的严格检测,一张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防控网越织越密。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重启!但狡猾的新冠病毒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再出现。

2020年6月11日,西城区疾控中心报告1例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此前,北京56天无新增本土病例。

遏制疫情是与时间赛跑!第一时间,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全社会通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详细情况;疾控部门从严从快开展病例流调溯源;进一步落实“四方责任”,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

流调溯源是阻断传播的关键。首个确诊病例唐大爷冷静、清晰地回忆出了前两周接触的38人名单,为北京防控疫情立了大功。

6月12日,北京对新发地市场等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开展排查。6月13日凌晨,新发地市场暂时休市,市场周边11个小区实施封闭管理……从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到锁定感染源头,北京仅用了24小时。

此后一个月,北京的高风险地区先增后减。7月12日,全市高风险地区“清零”!9月6日,北京新发地市场全面复市!

但疫情“大考”远未终结。2020年12月23日,顺义区报告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今年1月,大兴区再现确诊病例。2021年2月10日,随着大兴区的5个社区解除封闭,北京走出了疫情的阴霾。

措施及时有效

疫情面前,更果断才能更主动,更严格才能更安全。新发地一个多月的抗疫时间轴上,记录着一场人民战争的不凡历程——

6月13日,北京宣布进入非常时期;6月16日,北京市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6月21日,多地驰援北京,25种蔬菜价格开始回落;6月26日,北京日核酸检测能力达30万份以上;7月5日,北京宣布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稳向好;7月7日,49225名北京考生迎来了新高考改革落地后的首次高考……

经历过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的战斗,北京摸索出一系列及时有效的防疫措施。当疫情袭来,北京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全面流调、溯源、检测、排查;在必要关键部位严格实施封闭式管理,对接触人员全部落实医学观察措施;进一步严格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检验检疫,保障市场供应;要求全市每一个单位举一反三,主动找问题、查风险……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缩短了北京受疫情影响的时间。

疫情面前,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也是战胜疫情的重要环节。一年多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成为人们了解疫情最新动态的权威渠道。从去年1月到今年3月,这按日召开、紧急时甚至一天两场的发布会,一开就是226场。

在2021年3月15日召开的第226场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北京宣布:自2021年3月16日零时起,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不再需要持抵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也是从这一天起,为方便市民生产生活,北京一系列防控措施实现优化。跨城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业务恢复,生活服务业企业正常运营,发热门诊不再进行核酸抗体检测,社区(村)卡口应开尽开,不再检测体温……北京人的生活逐步回到正轨。

历程浓墨重彩

回忆一年多的抗疫历程,总有一些身影不能忘怀。他们中,有守护社区的广大基层干部,有不论酷暑严寒都包裹在厚厚防护服中的疾控、医务工作者,还有化身社区守望者的老党员、老同志、老街坊,更有不求回报、为他人无私提供服务的志愿者……

数据显示,仅新发地疫情期间,北京就广泛动员40余万人参与核酸检测服务保障工作,单日最高采样量高达121.2万人。在疫情防控最严峻时,5.8万余名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社工、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后盾。

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流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种。北京聚焦灭活疫苗研发,立项支持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和科兴中维等加快突破,跑出了疫苗研发的“北京速度”。

2020年12月31日,北京明确提出全市新冠疫苗接种分两步走:2021年春节前完成9类重点人群紧急接种,2021年春节后组织开展其他人群接种工作。

2021年春节之后,北京多区启动新冠疫苗大范围接种。

大学和高科技企业云集的海淀区,把临时接种点设进了学校、企业;丰台区把疫苗接种车开进了村庄;昌平区为新冠疫苗接种开设了夜场;全员完成接种的商家贴上“安全店铺”的标签……这些便民和激励措施,不断在全市各区县中复制、推广。

截至4月27日16时,北京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人数突破1400万人。其中海淀区、朝阳区累计接种超过200万人,顺义区、大兴区、丰台区、昌平区累计接种超过100万人。全市累计接种剂次达到2357.1万剂,其中1401万人完成“第1剂”接种,956万人完成2剂次接种。18岁及以上人群“第1剂”疫苗接种率达71.95%。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163.33万人,其中90岁及以上2280人,最大年龄接种者超过100岁。

抗疫艰辛,但光明就在前方。稳扎稳打,终将取得最后胜利。这段不平凡的抗疫历程,必将在北京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04-29 本报记者 杨学聪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05066.html 1 北京 筑起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