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铿锵红梅永不凋零

本报记者 冉瑞成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这曲经典的《红梅赞》歌颂缅怀的是一朵永不凋零的铿锵红梅——“江姐”江竹筠。

江竹筠,1939年入党投身革命。1948年6月14日不幸被捕,牺牲时年仅29岁。沉着机敏的她,工作能力出色,关心体贴同志,被亲切地称为“江姐”。1940年,她担任中华职校及附近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开展秘密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她接到任务在学校散发印有八路军和宋庆龄、柳亚子等人声明的传单,使国民党对新四军的污蔑落空。从中华职校毕业后,江竹筠被安排到宋庆龄、邓颖超领导的妇女慰劳总会工作。

1947年7月,江竹筠负责《挺进报》的联络和发行工作,在特务眼皮底下将报纸分发至重庆城各角落。1948年6月14日,叛徒冉益智、涂孝文带头在四川万县(现万州区)逮捕了正紧急安排同志转移的江竹筠,并将她及同志们关进渣滓洞监狱。

特务头子徐远举参与了对江竹筠的审讯,他命令手下搬来各式骇人刑具,试图对其进行威慑。而江竹筠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徐远举虚情假意地进行劝降,江竹筠则不屑一顾。面对审问,她一概回答“不知道”“不认识”。气急败坏的徐远举下令对江竹筠施以酷刑,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尽管疼得昏迷过去数次,但江竹筠始终一口咬定:“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江竹筠用钢铁般顽强的斗争意志和冰雪般纯洁的革命信念守护党的机密。她在回复难友们的慰问信中写道:“竹签是竹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身陷囹圄的她未曾想过退却,始终相信胜利是属于革命者的。她鼓励大家加强学习,同狱中革命者将《新民主主义论》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要内容默写下来,组织开展多次大规模集体斗争,振奋了士气,打击了反动派的气焰。

11月14日,最后时刻来临时,江姐梳好头发,身着被捕时那身蓝阴丹士林旗袍和红线衣,从容走向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在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英勇就义。

江姐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被狱中难友称为“中国的丹娘”。70多年来,许多以她为人物原型的文艺作品诞生,传颂着这朵铿锵红梅短暂而壮烈的一生。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成长为英勇无畏的革命者、建设者。

2021-02-21 本报记者 冉瑞成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01524.html 1 铿锵红梅永不凋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