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激励我们前行
袁隆平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2020年11月2日12时26分,90岁的袁隆平院士听到测产结果后,十分满意地说:“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意味着每亩可以多养活5个人,也意味着离我的‘禾下乘凉梦’更近了一步。”
当日,10多位院士、专家在湖南省衡南县进行了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加上7月份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9公斤,由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纪录。
(文/本报记者 刘 麟)
钟南山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2020年1月20日,临危受命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一声“人传人”,拉响了新冠肺炎疫情警报。这一年中,他的一言一行、一喜一忧牵动了14亿人的心。
“不去武汉,不出武汉!”钟南山呼吁大家,自己却以84岁高龄逆行出征武汉。钟南山何以“感动中国”?诚如他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言时所讲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是医务人员的初心。”
(文/本报记者 郑 杨)
张伯礼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2020年年初,年过七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逆行出征武汉,深入病房参与诊治。他写下请战书,提出中医药进方舱,中医承包方舱医院救治任务;组建第一支中医医疗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主要采用中医药展开综合治疗。
繁重的治疗工作令张伯礼积劳成疾,在武汉抗疫一线接受了急性胆囊炎手术。术后不久,他又重新投身抗疫一线。(文/本报记者 温济聪)
张定宇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1963年出生的张定宇现任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2018年,他被确诊患上渐冻症,双腿日渐萎缩。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保卫战中,金银潭医院是“离炮火最近的战场”。张定宇拖着“渐冻”之躯,踩着高低不平的脚步与病毒鏖战,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文/本报记者 柳 洁)
陈 薇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2020年1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担任组长的专家组向武汉逆行出征。他们日夜奋战,创新构建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和多重病原检测三位一体的检测平台。
2020年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启动Ⅰ期临床试验;4月12日,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启动;8月11日,疫苗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陈薇院士领衔的团队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展现了“中国速度”。 (文/本报记者 姜天骄)
孙景坤
“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
96岁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印象最深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守卫161高地的战斗。这次战斗中,孙景坤毙敌多人,荣立一等功。后来,他被朝鲜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1955年,孙景坤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辽宁丹东市山城村务农。在他的带领下,上百亩烂泥滩改造成了良田,山城村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许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大家了解。
文/新华社记者 (据新华社电)
张桂梅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状况,她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受她的精神感召,华坪女高的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投身于艰苦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
(文/本报记者 周 斌)
张小娟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张小娟生前任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晚,她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
张小娟采用漫画、微信语音播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不断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她深入全县208个村,遍访了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
(文/本报记者 李琛奇 赵 梅)
陈秀英
全国劳动模范
陈秀英是河北石家庄市赞皇县天源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民出身的她,这些年不仅把养蜂做成了大产业,而且还带领当地养蜂户过上了“甜蜜”的好日子。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陈秀英组织年轻人帮养蜂户直播带货,请专家为大伙做培训提升蜂蜜品质。一套“组合拳”打出来,2020年下半年,蜂农们的收益基本和上年同期持平。(文/本报记者 陈发明)
周承钰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挥员
2020年,24岁的周承钰已参加了五次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测发任务。在这五次任务中,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嫦娥五号。这是她第一次担任连接器系统分系统指挥员。
“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一名航天人,见证这么多光荣的时刻,我也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能够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能够加入我们的队伍。”周承钰说。 (文/本报记者 姜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