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3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良好开局看创新——
第一动力更加强劲

全国政协委员胡卫:

区域创新高地优势互补

本报记者 王 晋

“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回望过去的一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胡卫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长三角地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突破”。

在胡卫委员看来,区域科技创新高地的崛起,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针对科技创新中的难点提出协同攻关,包括各地对人才的选拔、培养等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取得可喜突破。

“这几年,我国集中优势兵力、注重顶层设计、瞄准尖端项目,联合支持了一些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攻关,进展令人欣慰。”他说,“去年,民进中央组织委员到上海、安徽等地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提案》等成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长三角地区已进入创新驱动转型的新发展阶段,加快地区间科技创新一体化既有条件,也非常必要,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难题,表现在区域协同效应弱、同质化竞争严重等。”

为此,这份提案建议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在于“协同”,必须打破行政阻隔,拓宽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协同尽快从事务性合作向政策性对接转变、从局部性合作向整体性谋划转变、从阶段性合作向长期制度安排转变,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具体建议主要包括:围绕体制建设,在组织构架上实现一体化。围绕机制完善,在合作共享上实现一体化。围绕重大项目,在联合攻关上实现一体化。

胡卫委员补充说,“科技创新的协同要发挥各自特色,攻关各有侧重,集聚协同攻关的合力。要形成这种合力,资源共享是关键,尤其要加快数据共享与科研成果共享。通过这些关键区域科创高地的崛起,推动东西部科技合作,带动西部创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增: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本报记者 陈发明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长郭建增说,过去一年,他们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呈现出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的良好创新格局。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是我国电子特种气体和水电解制氢装备原创技术策源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解制氢设备生产企业,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郭建增代表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但归根结底要落在成果转化上。

“我们研制的水电解制氢装备提供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所用氢能源汽车90%以上的绿色氢气。”郭建增代表告诉记者,过去一年,七一八所围绕“以化学为根基,以气体为核心,以材料为拓展”的发展目标,深度挖掘市场需求,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新研发的9种高纯电子特种气体,提升了我国自主生产能力,确保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安全。

科研成果转化慢不得。如何做到快速、高效转化,促进高质量发展?郭建增代表认为,科研项目立项前,应充分调研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自身优势,对研发项目的技术难度、工程化实现、资源投入、市场定位等开展充分评估,确保创新方向精准定位,实现产学研“无缝对接”。以协同合作为手段,在“政产学研资”一体化创新机制建设中,积极争取各种政策支持,促进各要素密切配合,形成乘数效应。

郭建增代表还表示,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重点专业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争取对已取得关键核心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形成一批新产品,形成新的产业布局,支撑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周仲荣:

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本报记者 刘 畅

2021年,我国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周仲荣认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突破“三道关隘”:一是“先转化、后奖励”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导致科研人员“不愿转”;二是担心定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导致各级管理干部“不敢转”;三是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低,造成高校院所“没有成熟成果可转”。

周仲荣代表介绍,为突破这些“关隘”,2016年1月,西南交大在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框架内率先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先转化、后奖励”改变为“先确权、后转化”,通过产权激励突破了科研人员“不愿转”的第一道关隘。一批长期得不到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迅速进入了转化阶段。这项改革成果被写入新修订的专利法与科技进步法。

为突破各级管理干部“不敢转”的第二道关隘,西南交大探索了“职务科技成果非资产化管理”,校内职务科技成果不再被当作国有无形资产管理,交由科研院所与大学科技园按市场规则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

2022年1月12日,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在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西南交大现有中试研发平台将面向全省高校院所与重点企业开展中试研发。对此周仲荣代表建议,通过打造相关平台,坚持市场化导向,深入探索“先中试、后孵化”模式,加快打造创新成果培育孵化重要基地、产业技术研发转化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示范样板,进而突破“没有成熟成果可转”的第三道关隘。

全国政协委员刘伟:

优化科技企业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于 浩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大大拓宽了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建设发展的通道,特别是我们所在的科技产业和技术产业。”回顾过去一年的经历,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深有感触。

党中央始终鼓励支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期,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也给科技企业带来新机会。同时,科技企业也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挑战。因此,惠企政策的落实情况、营商环境的优化程度关乎企业未来。

刘伟委员建议,要进一步落地、落细、落实惠企政策,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刘伟委员长期关注企业科技创新。通过全国多地专题调研,他认为,优化民营科技企业营商环境,亟需解决3个难题:惠企好政策“落地难”,企业参与新基建项目“进门难”,惠企政策“兑现难”。

对此刘伟委员建议,要提高惠企政策的精准度。制定涵盖政策设计、发布、落实与反馈的全链条闭环,邀请民营企业家参与;建立政策评估考核机制,开展政策服务“回头看”,及时开展政策优化。另外,破除参与新基建的“隐形门槛”。“民营企业在参与我国新基建建设中,怎样避免信贷、招投标等方面的隐形障碍,还需作出更多努力。”他建议,疏通民间投资与民营企业进入新基建领域的渠道,在制定行业规则、设施标准等基础上,加快制定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分行业、分领域、分业务市场准入的具体路径和办法。

“还要真正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刘伟委员表示,在惠企政策与服务方面,建议各地简化办理流程,主动提醒、指导企业申报,让企业看得见、办得了、享得到,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及时落地扶持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光:

更加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本报记者 马春阳

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愈发凸显,企业发挥的作用更是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红光表示,要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2021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比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等,为科技型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激发科技动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机制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良好基础。”刘红光委员表示。

“中国海油把创新作为第一战略,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刘红光委员介绍,过去一年,他们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深海一号”大气田建成投产、将渤海油田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智能油田”“智能工程”等核心项目;出台科技创新强基工程行动方案,实施“揭榜挂帅”等科研管理新机制,并成功获批首批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4项优秀科技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都为加快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企业是解决关键技术的核心力量,是构建产业链的核心主体,是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主要支撑。”刘红光委员建议,要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比如,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可采取梯队培养模式,建立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使各级企业均获得政策支持。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