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2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息平台企业须当好“看门人”
李万祥

某生活服务类平台涉嫌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发布信息的平台企业须履行“看门人”职责,积极作为,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清理平台虚假信息,切实做到尽职把关,维护品牌形象和用户权益。

近日,某生活服务类平台涉嫌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招聘平台企业本应是便利消费者、商家,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互通有无。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而非与问题共存。一旦发现问题,更应以一贯的技术优势进行治理。然而,遇到消费者投诉的虚假信息顽疾,技术与生俱来的又快又准优势却“荡然无存”,或是失灵失效,或是销声匿迹,令人遗憾和愤慨。

究其原因,一是信息伪装者往往乔装打扮、层层包裹,甄别难度大,监管难穿透。二是平台有监管缺位、技术缺失、发展失衡的情形,没有设置“过滤器”“防火墙”;也有形同虚设的情形,不愿真刀真枪动真格,反而见利忘义。个别分类信息平台根据信息点击收费,如果加强审核,势必会减少信息发布数量,影响平台收益。

流量生意也要精耕细作,而非放任自流。消费者被平台信息所骗,不是平台是否担责的问题,而是担何种责的问题。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电商平台经营者需要对提供服务的经营者的主体身份、联系方式、资质许可等进行核验、登记,比如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

所以,发布信息的平台企业必须履行“看门人”职责。有的平台收到用户对商家的投诉后,未进行进一步的核实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对此,平台要对损失扩大部分与招聘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如果能证明尽了审核义务,也不用担责。平台自治更要自强,平台自身当积极作为,及时完善相关规则,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清理平台虚假信息,切实做到尽职把关,维护品牌形象和用户权益。

监管不能等闲视之。如果发现安全隐患或系统漏洞,相关部门应及时监测提醒,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就此类情况,求职者的遭遇值得同情,广大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轻信来路不明、资质不全的招聘广告。

广大平台一定要认识到,野蛮粗放的流量生意仿佛是蜜糖,其实是毒药。只有下猛药去沉疴,经历一番刮骨疗伤,才可能为自身持续健康发展找到出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