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冬奥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发展潜力巨大——
张家口持续推进奥运经济
本报记者 陈发明 曾诗阳

2月3日下午,北京冬奥会火炬在张家口市大境门景区传递。作为张库古商道的起点,这里是张家口的地标性古建筑。当天17时,大境门外的来远桥上,传来一阵驼铃,一峰骆驼从曾经茶马互市的古道上缓步走来。

火炬手在这峰骆驼前点燃火炬,缓缓跑过桥面,在象征开放包容、联通世界的大境门前,穿越“大好河山”题刻、明德口街等标志性景观,完成大境门点位的传递,也向世界表达中国的诚挚邀请。

冬奥会,让塞北古城张家口再次站到世界舞台上。

古城重现开放活力

“历史上,大境门是联通张库古商道的起点,是长城沿线民族友好交融的见证;在今天,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扇窗。”大境门点位的第一棒火炬手钱江感慨地说,“作为千百年长城文化积淀中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大境门火炬传递活动充分展现了冬奥城市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蕴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交汇。”

张库大道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是从塞外重镇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乌兰巴托(当时叫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的贸易运销线,素有“北方丝绸之路”之称,是一条兴盛了数百年的国际古商道。几百年间,在张库古商道上,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骆驼和老倌车行走,张家口也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贸易集散地。

2015年,冬奥会申办成功,让这座一度沉寂的塞北山城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践行开放办奥理念、加强中外体育交流的同时,张家口也借助“冬奥之城”的金字招牌,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近年来,张家口市与冰雪运动、冰雪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交往日益密切,先后与意大利博尔扎诺自治省、瑞典舍夫德市、芬兰拉赫蒂市、法国尚贝里市、斯洛文尼亚克拉尼市结为友好城市,在冬季旅游、冰雪产业、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2020年,张家口市外贸出口增速位居河北省首位;202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达51.45亿元,同比增长31.49%。

聚焦冰雪装备产业

历史上的张库古商道,华北地区的各个商帮从内地采购绸缎、布匹、砖茶、瓷器、铁器等日用品,与牧民交换马、牛、羊、皮张、绒毛、药材等,再与外国人交换回毛毯、天鹅绒、银器等。在今天的开放格局中,一家家全球知名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乘着冬奥“东风”落户张家口,一件件冰雪器具装备从这里走向世界。

“这款冰球杆由企业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材料制成,只有368克,为国外知名冰球装备企业供货。”在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张家口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白建海说,去年这家企业完成3亿元销售额,其中95%以上的产品出口,目前该企业正在打造自己的品牌。

冬奥效应不仅带火了冰雪旅游,更让张家口成为冰雪装备制造的产业聚集区。近年来,一批世界知名的冰雪装备企业先后在张家口落地投产。目前,张家口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全市累计引进冰雪产业项目109项,已投产运营51项。

“北京冬奥会的造雪设备和‘冰立方’里使用的磨冰机,都是我们园区内企业生产的。”白建海说,园区引进滑雪头盔、滑雪眼镜、滑雪服等轻装备类和造雪机、压雪车、索道、魔毯输送机等重装备类,以及体育运动器材、康复训练装备、运动休闲服饰等相关产业,同时还有服务业和研发机构。

谋划后奥运经济

不让奥运场馆闲下来,不让奥运热度凉下来。据了解,张家口市已将2022年确定为奥运经济推进年,计划实施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和影响力的会展论坛活动,努力把崇礼打造成国际冰雪旅游目的地和高端会议会展中心。

张家口兴垣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张家口赛区“三场一村”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的业主单位。“我们已经通过招标引进中青旅,成立了合资公司,目前正在制定场馆后续利用运营的具体方案,并同步推进招商工作。”兴垣集团总经理李盛说,古杨树场馆群将围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龙头基地、“一带一路”体育科技文化商务交流重要基地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示范基地的“三大基地”目标,开展持续建设运营。

目前,张家口赛区“三场一村”已经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年谋划举办30多场赛事和展演活动;太子城冰雪小镇也与相关机构签订了会议会展合作协议;年内将举办“冰雪之弧”崇礼峰会等高端论坛,主要通过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等,努力把奥运效应转化为经济效应。

“张家口开放发展潜力巨大。京张高铁的建成通车,不仅把张家口拉入环京‘一小时生活圈’内,还成为京冀晋蒙4省份的枢纽。”兴垣维景国际大酒店总经理孙存仁满怀信心地说,冬奥效应的持续释放,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旅游、商务客源来到张家口。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